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不得超过多长时间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员工保密协议是指用人单位针对知悉企业商业秘密的劳动者签订的要求劳动者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的协议。一般包括对商业秘密保密和竞业协议两部分。 劳动者履行对商业秘密保密义务的期限较长,只要商业秘密存在,劳动者的保密义务就存在。 竞业协议就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竞业限制条款,其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二年。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3款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法律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在实践中,签订五年的劳动合同一般为5个月试用期。
应注意下列问题: 1.竞业禁止期限不得超过二年,且应按月给予经济补偿。 2.保密的对象和范围为技术信息;经营管理信息;特殊约定的其他秘密。 3.保密协议保守的是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因此用人单位只应当与接触、知悉、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签订保密协议。
-
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应注意下列问题: 1.竞业禁止期限不得超过二年,且应按月给予经济补偿。 2.保密的对象和范围为技术信息;经营管理信息;特殊约定的其他秘密。 3.保密协议保守的是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因此用人单位只应当与接触、知悉、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签订保密协
2020.07.31 101
-
公司要求签订商业秘密保密协议,是否可以约定劳动合同不得超过多少
劳动合同就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一种协议书,可以在其中约定商业秘密的内容。按照规定,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超过6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
2022-03-21 15,340 -
保密协议是什么意思,劳动者履行保密义务的期限不得超过
员工保密协议是指用人单位针对知悉企业商业秘密的劳动者签订的要求劳动者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的协议。一般包括对商业秘密保密和竞业协议两部分。 劳动者履行对商业秘密保密义务的期限较
2022-04-23 15,340 -
保密协议是什么意思劳动者履行保密义务的期限不得超过多少年
员工保密协议是指用人单位针对知悉企业商业秘密的劳动者签订的要求劳动者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的协议。一般包括对商业秘密保密和竞业协议两部分。 劳动者履行对商业秘密保密义务的期限较
2022-04-08 15,340 -
保密协议是什么意思,劳动者履行保密义务的期限不得超过多少年
员工保密协议是指用人单位针对知悉企业商业秘密的劳动者签订的要求劳动者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的协议。一般包括对商业秘密保密和竞业协议两部分。 劳动者履行对商业秘密保密义务的期限较
2022-04-08 15,340
-
01:19
拘留时间不能超过
拘留时间不能超过: 1、行政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一般是在3天内。但是对于一些情况特殊或者是比较复杂的案件,行政机关会申请延迟1到4天,以方便查清案情。但是对于重大案件或者犯罪嫌疑有重大嫌疑的行政机关还可以申请把拘留的期限延长至30日,但
1,504 2022.04.17 -
00:53
延期缴纳税款最长不得超过
延期缴纳税款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一般情况下,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
6,209 2022.05.11 -
00:44
醉驾立案不得超过多久
醉酒驾驶构成刑法中规定的危险驾驶罪,对于危险驾驶罪,也就是通常说的醉驾案件。公安机关一般情况下,应当在七天时间内决定是否立案,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公安机关应当立案。如果公安机关不立案,那么被害人可以向做出决定的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向检察院申诉,
5,65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