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罪的构成条件都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在此点上本罪与抢劫罪不同;本罪只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不危害人身安全,属单一客体。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一般的财物,如金钱、物品等,不包括枪支、弹药、公文、证件、印章等特殊物品,否则不构成本罪。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害公私财产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构成要件为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来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抢夺罪的构成要件是这样的: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
抢夺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
2020.10.31 107 -
抢夺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抢夺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对象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客观要件,客观上,本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产行使有形力,使他人无法抗拒,而获得大量财产; 3、主要部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
2022.04.14 367 -
哪些条件会构成抢夺国有档案罪?
以下条件会构成抢夺国有档案罪: (一)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三)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档案的管理制度; (四)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抢夺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行为。
2020.01.26 88
-
抢夺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认定抢夺罪的构成要件,核心在于其客观方面,即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具体来说: 1、必须是公然夺取。这是指犯罪嫌疑人当着公私财物持有者的面
2022-05-26 15,340 -
抢夺罪构成的条件有哪些
认定抢夺罪的构成要件,核心在于其客观方面,即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具体来说: 1、必须是公然夺取。这是指犯罪嫌疑人当着公私财物持有者的面
2022-05-18 15,340 -
构成抢夺罪的条件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在此点上本罪与抢劫罪不同;本罪只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不危害人身安全,属单一客体。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一般的财物,如金钱、物品等,不包括枪支、弹药、公文、
2020-12-22 15,340 -
抢夺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抢夺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
2021-08-24 15,340
-
01:03
抢夺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抢夺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分为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体要件、客观要件四个方面: 第一、主体要件,抢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意思就是只要是年满16周岁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构成抢夺罪,成为抢夺罪的主体; 第二、主观要件,构成抢夺罪要求行
147 2022.06.22 -
01:19
非法拘禁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非法拘禁罪主要由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四个条件构成: 首先是主体,构成非法拘禁罪的主体属于一般主体,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 第二是主观方面,构成非法拘禁罪,要求行为人有主观上的故意,意思是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侵犯他人的
1,828 2022.05.11 -
01:40
累犯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累犯的构成条件有三个方面: 1、从主观条件上:前罪和后罪都是属于故意犯罪,司法部门在设立累犯制度的目的主要在于遏制犯罪人的出现再次犯罪,因为刑法的主要任务是遏制故意犯罪者,把惩治犯罪分子、防止故意犯罪的人再次故意犯罪作为自己的目的。 2、从
5,26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