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公司名义签合同合法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假冒公司名义签订合同不合法。假冒公司名义签订合同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该合同无效。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项规定,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项有下列情形之 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假冒公司名义签订合同是不合法的,签订的合同无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以公司名义签订合同是违法的,签订的合同无效。有下列情形之一合同无效: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恶意串通;掩盖非法目的;损害公共利益;违反强制性规定。
-
假冒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视情况而定。冒用他人的名字签合同的,如果该第三人事前对行为人有授权或事后追认这份合同,合同有效。第三人对此毫不知情或者拒绝追认,由冒用人自行承担责任。冒充他人签合同,如果情节严重涉及刑法的,构成合同诈骗罪追究冒用人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冒充他
2020.12.15 455 -
冒用公司名义签订合同的后果
冒用公司名义签订合同的后果是公司若不追认则行为人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构成合同诈骗罪,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1.03.21 267
-
假冒公司名义签订合同合法吗
假冒公司名义签订合同不合法。假冒公司名义签订合同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该合同无效。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项规定,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
2022-05-12 15,340 -
假冒公司名义签订合同合法么
假冒公司名义签订合同不合法。假冒公司名义签订合同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该合同无效。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项规定,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
2022-05-25 15,340 -
冒用他人公司名义签订虚假合同犯罪吗
一、涉嫌虚假注册资本罪。虚报注册资本罪,是指申请公司登记的个人或者单位,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
2022-02-05 15,340 -
假冒他人名义签署的合同
以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合同无效,行为人涉嫌构成合同欺诈的,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虚构单位或者以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
2021-12-22 15,340
-
01:31
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有效吗
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如果他人拒绝追认的,这时候合同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法律效力,但是被欺骗的合同当事人,可以要求冒用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且,如果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通过签订合同骗取他人财物的,这时候行为人还需要承担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4,287 2022.04.15 -
01:00
以假公司签合同属于合同纠纷吗
以假公司的名义签订合同,也属于合同纠纷,具体来说属于合同诈骗的行为。以虚假公司的名义与第三人签订合同,侵犯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话,当事人甚至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纠纷是指,与合
1,677 2022.04.17 -
00:55
跟公司没签合同直接离职合法吗
跟公司没签合同直接离职不合法。只要产生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即使未签合同,也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就算是单位没有和员工签劳动合同,但是员工也要按照正常的离职程序,提前一个月告知用人单位,并且办理工作的交接,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才方便于日后维权。如
1,95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