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被告无力赔偿怎样办呢?那有什么后果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确实无力偿还的,人民法院会中止履行,等情形合适了再重新执行,但是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交通事故责任方无力赔偿,受害方可通过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驾驶人因违反交通道路安全法,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款200~2000元,吊销驾驶证。赔偿受害方的事谊如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无效的,受害人可通过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肇事方无力承担,则通过法院凭估财产而定。 2、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且无能力赔偿数额在40万元以上的,法院可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责任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且无能力赔偿数额在80万元以上的,法院可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责任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无力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且负主要责任以上的,如果无力赔偿数额达到30万以上的,就要负刑事责任,要坐牢的。如果责任人驾驶的是机动车,机动车交强险责任限额部分是由保险公司赔付的,不计算在无力赔偿的数额内。 4、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对方无力赔偿,受害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期限为两年,法院在用尽所有执行措施后,仍无法执行的,法院会中止执行,待对方经济状态有所改善后,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
那么被起诉的会有什么后果呢?
被起诉的后果有: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起诉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针对原告的起诉准备相应的资料,按照法院的传唤参加庭审,在法庭上出示证据反驳原告的主张。
2020.09.12 99 -
被告人无力偿还债务有什么后果
如确实无力偿还的,人民法院会中止履行,等情形合适了再重新执行,但是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11.04 323 -
被告人无力赔偿怎么办
刑法主张罪责自负的原则,不可实行连坐,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损失的,应当以被告人的个人财产为限,由被告人自己承担赔偿责任。 若被告人确实无力赔偿,且也无财产可供强制执行的,将终结执行,但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偿。在
2020.02.22 171
-
刑事责任被告无力赔偿如何办呢?那有什么后果呢?
除承担刑事责任外,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以犯罪分子个人财产为限,不能秧及无辜,也就是其家人,但家人自愿赔偿的除外。如果犯罪分子的财产不足以清偿,那就不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发现犯罪分子还有财产没有赔偿
2022-08-03 15,340 -
刑事责任被告无力赔偿
1、法院判决生效之后,如果你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3、另外如果你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你又拒绝
2022-08-12 15,340 -
那么什么是责任刑事能力呢?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我国刑法对此有以下规定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
2022-10-23 15,340 -
刑事附带民事被告无力赔偿如何办的呢?
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罚金确实有困难的,犯罪分子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减少或者免除。人民法院查证属实后,可以裁定对原判决确定的罚金数额予以减少或者免除。 行政机关对被告人就同一事实已经处以罚款的,
2022-08-07 15,340
-
00:56
被告人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办通常情况下,被告无力偿还债务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可以征得债权人的同意,分期支付债务。经债权人或法院裁决,可以让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法院会强制偿还债权人有权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是企业的,要申请破产,进行破产清算。被执行人无力偿
6,948 2022.04.17 -
00:56
什么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是指,行为人没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具体包括以下两类人:1、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2、行为时因患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认或者是不能控制自己的
4,958 2022.04.15 -
00:57
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有什么后果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一般有以下的两个后果,具体如下:1、如果被告拒不到庭应诉,也就意味着被告已经放弃了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作出缺席审理,甚至还可以作出缺席判决;2、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可以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进行调解
4,95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