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纠纷抚养费判决书怎么写?怎么判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我国《民法典》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法律对于抚养费的规定,主要分两种情况: 1.是对于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工资总额的计算,应当包括基础工资、级别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津贴、奖金、生活补贴及其他的收入。 2.是对于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其当年总收入或其所处同行业的平均收入。如农民给付的抚养费的标准一般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个体工商户、专业承包户、私营企业主的子女抚养费,应根据其经营状况和实际利润给付。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抚养费包括三项,即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截止到子女十八周岁。超出十八周岁,父母没有法定抚养义务,包括子女上大学期间的抚养费。
-
抚养权判决书怎么写
抚养权判决书一般抬头是某某法院,之后原被告的双方的身份信息,正文部分则是原告的起诉的事实以及诉讼请求以及证据等部分,然后就是判决部分包括判决的依据。末尾会附上相应的法条。
2020.04.09 157 -
离婚后抚养权纠纷怎么样判决
离婚后抚养权纠纷这样判决:不满2周岁的孩子,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2周岁的孩子可以协议约定抚养权,约定不成,由法院根据有利子女原则进行判决;8周岁以上,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1.02.28 126 -
抚养费纠纷怎么解决
根据法律规定,抚养费纠纷的解决方式是协议优先,协商不成的,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作出判决。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2021.04.01 122
-
离婚纠纷抚养费判决书如何写?如何判决??
我国法律关于离婚纠纷的案件中,书写离婚纠纷抚养费判决书时,规定对于恶意拖欠抚养费、出具虚假证明或隐匿转移财产,拒不履行抚养费义务的情况,当事人一方要即时聘请专业律师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得拖延,以免
2022-07-16 15,340 -
怎样写赡养费纠纷判决书
1、原告身份证复印件,拟证明原告的身份情况及诉讼主体资格; 2、原告的社保登记表复印件,拟证明原告是低保户的事实; 3、协议书复印件,拟证明被告与长兄罗某甲曾达成赡养协议的事实; 4、病危通知书、证明
2022-07-04 15,340 -
离婚纠纷中的抚养费怎么判决?
离婚诉讼抚养费按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比例判决,具体是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承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决定的。如果承担两个以上孩子的抚养费,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其月总收入
2021-10-24 15,340 -
子女抚养纠纷判决书范本怎么写
子女抚养权判决书 XXX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XXXX)甘XXX民初XXX号 原告XXX,男,汉族。 被告XXX,女,汉族。 原告XXX与被告XXX变更抚养关系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
2021-03-24 15,340
-
01:43
离婚时抚养费怎么判决
在离婚诉讼中,法院一般会判决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定时给付抚养费。具体的抚养费金额需要根据父母的负担能力、子女的实际需要等因素来确定。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子女的抚养费给付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1、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按其月收入的百分之二
834 2021.04.25 -
00:42
涉外离婚无纠纷怎么判决
可以在夫妻其中一方的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或者是到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法院起诉离婚。在夫妻财产关系中,当事人可协议选择,可以依据一方经常居住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是主要财产所在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住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男女双方
478 2022.04.17 -
01:33
离婚纠纷判决要多久
离婚诉讼的程序,主要分为简易程序和普通诉讼程序。简易程序针对的是案件事实比较清楚,双方争议不大的离婚案件;普通诉讼程序,针对的是比较复杂的离婚案件。因此,离婚纠纷判决的审限时间,需要根据诉讼程序不同,做出不同的区分。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1,07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