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挪用公款罪数额认定标准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挪用公款罪的认定标准如下: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特殊主体;客观表现为挪用公款属于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属于个人营利活动的,挪用公款属于个人使用,数额较大,三个月以上未还;侵犯的对象,宏观上是指国家财务管理制度,微观上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诚信和公款的使用权。
挪用公款的共犯认定标准如下:挪用公款共同犯罪故意的原因;利润和赃物。分享赃款较多,利润较大的应定为主犯;赃款较少,利润较小的,应定为从犯;见者,应认定为从犯。
-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对象是国家专门使用特定款物的财务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洪、优抚、扶贫,移民、救济资金和物资,情节严重,对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3、主要部件
2022.04.14 395 -
挪用公款罪中公款的认定标准
我国刑法规定,认定:第一、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所有的资金;第二、国家机关、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运输中的私人资金;第三、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特定资金;第四、犯罪主体确定的非国有公司、
2022.04.13 1,367
-
挪用公款怎么认定,挪用公款认定的标准有哪些
在司法实践中,具体如何认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携带”与“潜逃”的关系。所谓潜逃是指行为人发觉犯罪事实将要暴露或者已经暴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潜伏和逃跑的行为。携带与潜逃是相
2022-07-06 15,340 -
挪用公款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认定某一挪用公款行为,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1、考察行为人是否属于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本法第93条所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范围。如果缺少上述三个条件之 一
2022-05-20 15,340 -
挪用公款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对挪用公款罪,应区分三种不同情况予以认定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案发前全部归还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2.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
2022-03-26 15,340 -
认定挪用公款行为的标准有哪些
1、从时间上看,行为人挪用公款的时间愈长愈能说明其主观上无归还公款的意图,如挪用公款时间超过一年甚至更长,很难证明行为人有归还的意图,反之,挪用公款时间较短,如几个月,则说明其有归还的意图。2、从赃款
2022-03-02 15,340
-
00:59
挪用公款数额认定标准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挪用公款罪根据挪用公款的数额大小以及情节严重
2,552 2022.04.17 -
01:18
挪用公款的立案标准
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挪用公司或者单位财物归个人使用或者进行盈利活动,只要超过三个月以上没有归还的,挪用5万元以上就应当立案并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是挪用公款进行某些非法活动,由于其社会危害性比较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要挪
3,818 2022.04.17 -
00:57
挪用公款案立案标准
挪用公款案立案标准包括以下三种: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
1,250 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