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受人延迟受领风险应该由谁承担,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买受人延迟受领风险应该由买受人自己承担。根据法律规定,标的物交付前,其损毁、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标的物交付后由买受人承担。如果买受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标的物的,毁损、灭失的风自违反约定时起由买受人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零五条 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未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时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零八条 出卖人按照约定或者依据本法第六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二项的规定将标的物置于交付地点,买受人违反约定没有收取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违反约定时起由买受人承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是因为买受人自己的原因没有及时取到货物的,导致没有按时间交付,买受人属于违反双方的约定,应该自违反约定时起就自行承担商品损毁灭失的风险; 但只是由于自己的原因造成没有及时取货时才使用这一条,如果是因为出卖人的原因或者是不可抗力也即是天灾导致没有及时取货不在此条之内。
如果是买受人延迟受领货物造成货物变质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 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未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时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买受人延迟受领风险怎么负担
买受人延迟受领风险一般由买受人自行负担,但因为出卖人的原因或者是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没有及时取货的除外。法律规定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时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2021.12.24 120 -
买受人延迟受领风险应当怎样负担呀
如果是因为买受人自己的原因没有及时取到货物的,导致没有按时间交付,买受人属于违反双方的约定,应该自违反约定时起就自行承担商品损毁灭失的风险,但只是由于自己的原因造成没有及时取货时才使用这一条,如果是因为出卖人的原因或者是不可抗力也即是天灾导
2021.01.31 145 -
买受人延迟提货风险怎么负担啊
如果是因为买受人自己的原因没有及时取到货物的,导致没有按时间交付,买受人属于违反双方的约定,应该自违反约定时起就自行承担商品损毁灭失的风险,但只是由于自己的原因造成没有及时取货时才使用这一条,如果是因为出卖人的原因或者是不可抗力也即是天灾导
2021.02.14 149
-
买受人延迟受领风险应该由谁承担?
如果是因为买受人自己的原因没有及时取到货物的,导致没有按时间交付,买受人属于违反双方的约定,应该自违反约定时起就自行承担商品损毁灭失的风险; 但只是由于自己的原因造成没有及时取货时才使用这一条,如果是
2022-10-19 15,340 -
买受人延迟受领风险应该由谁承担
如果是因为买受人自己的原因没有及时取到货物的,导致没有按时间交付,买受人属于违反双方的约定,应该自违反约定时起就自行承担商品损毁灭失的风险; 但只是由于自己的原因造成没有及时取货时才使用这一条,如果是
2023-07-09 15,340 -
买受人延迟受领风险由谁承担
1、买受人延迟受领风险应该由买受人承担。 2、标的物交付前损毁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标的物交付后损毁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 3、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标的物的,毁损灭失的风险自通知之日由买受人承担。
2022-11-05 15,340 -
买受人延迟受领风险一般应该由谁承担
1、买受人延迟受领风险应该由买受人承担。 2、标的物交付前损毁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标的物交付后损毁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 3、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标的物的,毁损灭失的风险自通知之日由买受人承担。
2022-06-28 15,340
-
00:56
当法人需要承担什么风险
只要担任公司的法人代表,那么不管是哪个公司或者是否只是挂名,都要有一定的法律风险的。公司法人代表需要承担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以下的方面:民事责任,赔偿责任,甚至还有可能会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由于经营过错向法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法定代表人因单
4,229 2022.04.17 -
01:18
试用买卖合同风险谁来承担
买卖合同中最重要的就是标的物,而在买卖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都会涉及标的物的风险转移问题。风险转移是指,在标的物的买卖过程中,由于发生了不能归责于买卖双方的原因,标的物受到了损毁或灭失,这时候毁损灭失的风险由谁承担的问题。按照合同法的规定,
2,815 2022.04.15 -
01:01
口头承揽人受伤谁承担责任
口头承揽人受伤,一般会让承揽人自己承担赔偿责任。 通常情况下,定作人对其自身损害无需承担责任,定作人不需要赔偿其损失。 但是如果承揽人的损失是因为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失而造成的,那么定作人需要赔偿相应的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
1,72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