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合同继续是否有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有效,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2、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保证期间】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保证合同进行诉讼的时效规定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保证期间是当事人约定的期间,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是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的六个月。
保证合同诉讼时效起算期间是债权人真正知道或应当知道对于保证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时间,是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我后,判决或仲裁我决生效之日,一般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也应当从该日起计算。
-
继续履行合同是否有诉讼时效
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有诉讼时效的限制,即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
2021.01.02 140 -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合同是否有效
超过诉讼时效的合同只要具备法定生效要件就是有效的。超过诉讼时效,只是当事人不能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请求保护,但当事人仍然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等方式解决合同纠纷。
2021.01.06 162 -
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否一致
保证期间和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是: 1、保证期间的诉讼时效可以由当事人约定,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履行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2、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普通诉讼时效即三年,以及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最长保护
2021.04.17 179
-
保证合同期间诉讼时效
以下就是我对于问题保证合同期间的诉讼时效的答复:保证期间是指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关系到债权人和保证人之间的债权债务能否履行,也是确定保证债务与诉讼时效关系的依据。保证期间为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
2022-08-28 15,340 -
合同期间续签的时间和效力是否影响诉讼时效
合同的有效性会影响诉讼时效。合同合法有效的,诉讼时效可以自合同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和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合同无效的,自始无效。
2021-12-26 15,340 -
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
保证合同指的是保证人和债权人达成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代为履行或连带责任的协议。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是两个概念,要区分掌握。 一、保证期间是指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
2022-04-01 15,340 -
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诉讼时效
(一)、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保证期间,是根据当事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在一般保证情况下)或者保证人(在连带保证情况下)主张权利的期间。进一步说,保证期间是债权人主张请求权的权利存续期间
2022-08-20 15,340
-
01:33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不属于特殊诉讼时效,因此其诉讼时效为3年。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其中一般保证和连带
2,092 2022.04.17 -
01:12
合同诉讼时效有多长时间诉讼时效的起止,是债权人行使自己权利、请求司法保护的关键时间节点。实践中,发生合同纠纷时,双方当事人更加要确定合同的诉讼时效,这不仅是债权人胜诉的关键,还是债务人抗辩的关键。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最新规定,我国诉讼时效调整为三年。同时,诉讼时效的
2,299 2022.04.17 -
01:00
合同诉讼时效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这是民法典的一般规定。对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以及技术进出口合同,就要执行特殊的规定。这时候就不能适用一般的诉讼时效规定。但是一般来说,针对普通的合同纠纷,法院还是会按照民法典第188条的规定,执行三年的诉讼时效。需要注意
2,42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