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丧失继承权的情形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有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等。
继承权丧失的法定事由是:继承人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
-
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是什么
丧失继承权的法定情形有: 1、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犯罪行为; 2、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3、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且情节严重的; 4、其他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
2021.01.15 96 -
继承权丧失的法定事由是什么?
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如下: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不论是既遂还是未遂都丧失继承权。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3)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2021.03.12 227 -
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是什么?
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主要有以下规定: 1、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的; 2、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或其他继承人的; 3、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的; 4、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的。
2021.03.25 115
-
丧失继承权的情形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是什么呢
丧失继承权的情形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
2022-11-23 15,340 -
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是什么?
法律规定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有: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
2022-06-09 15,340 -
继承权丧失的法定事由是什么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是继承人有以下的行为之一的,那么她将丧失继承权:第一是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无论是既遂还是未遂都将丧失。第二是为了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
2022-08-31 15,340 -
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是什么
法律规定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有: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
2022-06-07 15,340
-
01:22
继承权丧失的条件是什么
继承权丧失,又可以被称为“继承权的剥夺”,主要指的是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发生法定事由时,取消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继承权的丧失通常可以分为:绝对丧失和相对丧失两种情况。 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法定条件有以下几种: 1、继承人对被继承人
1,656 2022.04.15 -
00:56
继承人什么被继承人的丧失继承权
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形有: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3、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
803 2022.05.11 -
01:21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被继承人的丧失继承权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况包括: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2、杀害其他继承人; 3、遗弃、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4、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5、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
1,09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