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逃避执行罪立案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故意逃避执行罪的立案标准为:有能力执行判决,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的行为,致使判决无法执行,即可立案。即有能力执行判决、裁决,但是拒不执行的,可刑事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主体是有义务报商检机构检验进出口商品的个人和单位;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进出口商品检验的管理秩序;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情节严重的行为。
如果逃避缴纳税款五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百分之十以上的应纳税总额。在税务机关追缴后,仍然没补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不接受行政处罚的,那可以立案。如果纳税人在五年内因逃避纳税受过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后又逃避纳税,五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百分之十以上的应纳税总额,那也可以立案。
-
逃避商检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0.11.15 99 -
逃避缴纳税款罪的立案标准
缴纳税款是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如果逃避缴纳税款五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百分之十以上的应纳税总额。在税务机关追缴后,仍然没补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不接受行政处罚的,那可以立案。如果纳税人在五年内因逃避纳税受过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
2022.04.17 1,096 -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罪的立案标准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立案标准为以下内容: 1、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泄漏有关部门查禁犯罪活动的部署、人员、措施、时间、地点等情况的; 2、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提供交通工具、通讯设备、隐藏处所等便利条
2020.12.11 182
-
故意逃避执行罪的立案标准
故意逃避执行罪的立案标准为:有能力执行判决,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的行为,致使判决无法执行,即可立案。即有能力执行判决、裁决,但是拒不执行的,可刑事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
2022-06-02 15,340 -
故意逃避执行罪立案标准有哪些
故意逃避执行罪的立案标准如下: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后,依法查封、扣押、清点、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让冻结的财产,使判决、裁定不能执行的;在执行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民法院担保的财产,使判决、裁定
2021-12-20 15,340 -
逃避税款罪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只要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
2022-05-30 15,340 -
逃避商检罪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八十三条规定,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
2022-05-12 15,340
-
01:27
故意伤人罪立案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标准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 1、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3、行为人的故意伤害行为,造成了被害人身体受到伤害的结果; 4、行为人
896 2022.04.17 -
01:18
故意杀人罪立案标准
故意杀人罪,是指非法故意剥夺除本人以外其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杀人指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希望或放任这样的结果发生。该罪所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首先要求要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杀人可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进行,只要行
1,236 2022.04.17 -
01:12
逃税罪立案标准
逃税罪的立案标准有: 1、纳税人采用隐瞒、诈骗的手段,不申报税或者进行虚假纳税,或逃避缴纳税款,金额在50000元以上,且占据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10%以上,在经过税务部门依法下达追缴通知之后,仍拒绝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不接受行政处罚
4,10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