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利是否不正当竞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本案属于正常商业促销还是商业贿赂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商品或者购买商品,提供服务或者接受服务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本案中,行贿、受贿双方签订了特约经销协议,H公司没有采用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服务、合理降价等正常市场营销手段取得竞争优势,而是通过给付经济利益的方式促使Y公司销售涉案品牌白酒,提高市场销量,达到排挤和压制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的目的。本案当事人实际上是以返利之名,行账外暗中的回扣之实。 2.账外暗中如何界定 给付回扣是否构成商业贿赂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关键要看给付行为是否在账外暗中实施。《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五条第三款规定,本规定所称账外暗中,是指未在依法设立的反映其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行政事业经费收支的财务账上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明确如实记载,包括不记入财务账、转入其他财务账或者做假账等。在本案中,无论是行贿方还是受贿方,均未将给付或收取的返利如实入账。需要注意的是,是否明示如实入账仅仅是认定交易双方给付折扣、回扣、佣金的必要条件,而非所有商业贿赂行为的必要条件。 根据《关于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正确把握政策界限的意见》,商业活动中,可以以明示并如实入账的方式给予对方折扣,给予、接受折扣必须如实入账;账外暗中给予、收受回扣的,属于商业贿赂。可以以明示并如实入账的方式,给予为其提供服务、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间人劳务报酬;在账外暗中给予、收受中介费的,属于商业贿赂。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正当竞争与公平竞争的区别在于手段是合法的,还是违背公认的商业道德。正当竞争是指以善意、公平、平等、自愿、诚实信用为基础的良性竞争。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以违法或者违背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与其他经营者竞争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与正当竞争的区别:不正当竞争的主体不一定有经济优势;不正当竞争的后果是行为人获得暴利;不正当竞争是利用不正当手段打击竞争对手。
-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行为。 2.虚假标识行为。即经营者采用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使用与其相近似的名
2020.10.20 720 -
反不正当竞争
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者;2.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的对象主要是同业经营者;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违法性;4.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危害性,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通常导致其他经营者权益的损害,也可能损害尚未发生,但同业经营者合法权益却已受到现
2020.12.11 459 -
什么是不正当竞争?
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不正当竞争的,应当承担责任。
2020.02.15 204
-
侵犯专利是否是反不正当竞争?
不正当竞争是一个范围极广的概念,泛指在工商业活动中违反诚实信用及公平竞争原则的一切商业行为,包括垄断、限制竞争行为和狭义的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本法所称的反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
2022-06-29 15,340 -
低价倾销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如何正当竞争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五千元。以非现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奖励的,按照同期市场同类商品或者服务的正常价格折算其金额。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列举了七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市场混淆、
2022-03-18 15,340 -
不当得利(含竞争),不返回是否属于犯罪
不当得利不返回属于民事纠纷,一般不构成犯罪,当事人可以通过到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返还财物。《民法典》第九百八十六条规定,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依据,取得的利益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
2021-11-24 15,340 -
超值兑换是否不正当竞争
如果没有低于成本价销售,则不构成不正当竞争;如果经过核算已经低于成本价,则构成不正当竞争。 此外以低于成本价销售的“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也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2022-07-17 15,340
-
01:41
不当得利债权人是什么意思不当得利的债权人是指,在债务人无法律上的原因受财产利益的情况下,利益受损害的人。不当得利方应负返还的义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当得利的构成应有四个要件:1、一方受有财产利益;2、另一方受有财产损害;3、一方受益与另一方受损之间存有因果关系;
1,585 2022.04.15 -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2,098 2022.04.17 -
01:02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对于不当得利请求返还的请求权,大多数情况下,适用普通诉讼的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中的普通诉讼时效。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从一方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属于不当得利以及知道
3,581 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