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债券法律依据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律分析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如果持有人看好发债公司股票增值潜力,在宽限期之后可以行使转换权,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为股票,发债公司不得拒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九十七条 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注册。未经依法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具体范围、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可转换债券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可转债基金是一种偏债型基金,风险性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债券型基金。收益率在股市涨的前提下,低于股票型基金和配置型基金。在股市跌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其债券基金的特点,回避风险。 2、可转债的特点:具备了股票和债券的两者属性,结合了股票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债券所具有的安全和收益固定的优势,此外,可转债比股票还有优先偿还的要求权。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可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股票的债券。公司债券募集应载明下列事项:公司名称;募集资金的用途;票面金额;利率的确定方法;还本付息的期限和方式;债券担保;债券发行价格,发行起止日期;公司净资产;发行未到期公司债券总额;公司债券的承销机构。
-
什么是转换债券
可转换债券是指发行人在发行信用债券时,附上一个转换条款,使持有人在将来特定时候可根据相应的转换比例,将它换成发行公司的股权。转债是具有债权凭证和股权凭证双重性质的一种金融工具。
2020.06.11 278 -
个人债务置换法律依据是什么
个人债务置换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具体关于个人债务的法律条款,民法典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详细的规定并不是以个人债务置换为条款,而且规定的个人债务转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
2022.04.13 511 -
债权债务转移法律依据是什么
债权债务转移法律依据是: 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2021.01.14 119
-
什么是可转换债券
是债券的一种,可以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的股票,通常具有较低的票面利率。本质上讲,可转换债券是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份期权,允许购买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券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 公司
2022-08-02 15,340 -
什么是可转换债券
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如果持有人看好发债公司股
2023-04-12 15,340 -
可转换债券是什么
如果持有人看好发债公司股票增值潜力,在宽限期之后可以行使转换权,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为股票,发债公司不得拒绝。该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的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 可转换
2023-06-10 15,340 -
可转换债券与可交换债券的区别可转换债券和可交换债券有什么区别
可交换债券(Exchangeablebond,简称EB)全称为可交换公司股票的债券,是指上市公司股票所有者将所持有的股票抵押给管理机构发行的公司债券,该债券所有者在将来的某个时期内,可以根据债券发行时
2021-10-01 15,340
-
00:59
个人债务置换法律依据有哪些
个人置换的债务必须是依法可以进行置换的,合法有效存在的债务,且债务人必须取得债权人的同意,才能依法进行债务置换,具体情况为: 1、债务置换是债券持有人作出决定卖出一个或多个目前所持有的债券,以交换其他被认为是相同或类似的市场价值的债券的一种
728 2022.08.02 -
01:10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并没有规定转继承问题。但是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明确载明: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
620 2022.04.17 -
01:11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
5,348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