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怎么量刑法律依据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构成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法院的量刑: 1、犯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的,法院一般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20万元罚金; 2、犯罪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 3、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或没收财产。
《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条 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的量刑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行为人构成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法院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的量刑?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构成有价证券诈骗罪的既遂的犯罪分子,所应当依据的量刑处罚规定为:犯此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
2020.05.19 125 -
中国刑法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怎么量刑
有价证券诈骗罪是指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 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的量刑如下: 1.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2020.09.06 111 -
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怎么处罚量刑?
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的处罚量刑: 1、构成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的,一般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20万元罚金; 2、犯罪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 3、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
2020.08.01 100
-
既遂有价证券诈骗罪怎么量刑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
2022-12-23 15,340 -
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法院怎么量刑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
2023-09-12 15,340 -
国家法律对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量刑是什么
现行刑法对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量刑的规定具体如下: 1、有价证券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1-15 15,340 -
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量刑标准是什么?
1、对于构成有价证券诈骗罪的既遂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对其进行判刑处罚的标准为,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到二十万元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到五十万元罚金
2023-03-19 15,340
-
01:10
票据诈骗怎么定罪量刑票据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是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而使用的行为。票据诈骗罪还包括了:冒用他人的票据,或签发空头支票、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捏造其他票据事实,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
1,121 2022.04.17 -
01:17
有价证券是什么意思有价证券也被称为代替性证券,是指具有一定价格和代表某种所有权或债权的凭证。最典型的就是股票和债券。比如,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的凭证。有价证券就是代表公司资产所有权或债权的法律证书,即代表一种经济权利。相应的有价证券的持有者,也要承担一定
7,555 2022.04.15 -
01:07
诈骗罪需要什么证据根据《刑事诉讼法》有关证据的规定,诈骗罪需要的证据有: 1、书面证据、物证,一般是以文字或物品为表现形式的实物证据; 2、证人证言,针对知道本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就其了解的情况,向司法部门或者有关人员作的陈述; 3、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辩解和
4,21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