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规定的什么是民事欺诈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欺诈的构成有四个要件。 1、一方故意,告知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实事实; 2、对方因此陷入错误认识,也就是说欺诈与错误具有因果关系; 3、对方因错误认识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就是认识错误与不真实的意思表示间有因果关系; 4、欺诈具有不正当性。从这四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互为因果,可见法律对欺诈认定的严谨性。
民事欺诈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是,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是指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过程中,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表示的行为。
-
法律规定的欺诈是什么
法律上对欺诈的定义是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
2021.03.22 275 -
商家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是什么
商家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具体如下: 1、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 2、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 3、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等。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2022.07.02 1,060 -
-
法律上欺诈是民事行为,还是欺诈行为
1、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如:以次充
2022-05-08 15,340 -
法律上规定的什么是民事欺诈行为,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欺骗他人使其错误处分财产的违法行为就是欺诈行为,这种行为是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向法院申请予以撤销,情节严重的欺诈行为还会构成诈骗罪,需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会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8-20 15,340 -
民事欺诈行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民事欺诈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是民事行为无效,从行为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相关法律中规定,合同中存在欺诈等意思表示不真实情况,还需侵害国家公共利益,不然仅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
2022-11-19 15,340 -
欺诈,是民事行为,还是欺诈行为
1、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如:以次充
2022-05-10 15,340
-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323 2022.04.17 -
01:10
严重的欺凌行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严重的欺凌行为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或者刑事责任。具体如下: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
1,807 2022.05.11 -
01:27
合同的欺诈行为构成条件合同的欺诈行为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使用了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与自己签订民事合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和仲裁机关撤销涉嫌欺诈的民事合同。合同欺诈行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欺诈一方在订立合同
1,20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