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交易罪和故意伤害罪抢劫罪哪个重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刑法》与《刑法修正案(八)》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的应当予以立案: (一)强买强卖商品的; (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 (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由此可见,构成本罪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 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强制,使其不得不购买行为人的商品或不得不将其商品出卖给行为人。 所谓威胁,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以立即实行暴力侵害相威胁,或除上述行为意外的其他方式进行精神强制,使被害人出于恐惧而被迫购买行为人的商品或不得不将其商品出卖给行为人。 这里的“情节严重”,是指多次强迫交易的;强迫交易数额巨大的;以强迫交易手段推销伪劣商品的;造成恶劣影响的;造成被强迫人人身伤害的;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的量刑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犯抢劫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犯故意伤害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后者更严重。故意伤害罪侵犯人身权,基准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抢劫罪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基准刑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抢劫罪和强迫交易罪的区别
二者有严格区别: (1)客体不同。强迫交易罪侵犯的客体是市场交易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或其它合法权益,而抢劫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和被害人的人身权利。 (2)暴力程度不同。抢劫罪的暴力程度不受限制,甚至可以使用故意杀人的方法,而
2020.01.01 184 -
强迫交易罪和抢劫罪的区别
抢劫罪与强迫交易罪的区别如下: (1)客体不同。 (2)暴力程度不同。 (3)威胁的内容不同。 (4)威胁的方式不同。 (5)实现威胁的时间不同。 (6)能否使用其他手段不同。
2020.01.20 146 -
抢劫罪与强迫交易罪区别
抢劫罪与强迫交易罪的区别如下: (1)客体不同。 (2)暴力程度不同。 (3)威胁的内容不同。 (4)威胁的方式不同。 (5)实现威胁的时间不同。 (6)能否使用其他手段不同。 (7)客观表现不同。 (8)主观方面不同。 (9)主体不同。
2020.06.14 160
-
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哪个重
抢劫罪严重。抢劫罪不仅仅侵犯人身权,还侵犯财产权;而故意伤害只是侵犯人身权。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2021-05-07 15,340 -
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哪个重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2022-07-22 15,340 -
强迫交易罪和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界定强迫卖商品怎么处理?
《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2-07-11 15,340 -
抢劫和故意伤害哪个罪名重
具体要看情节,不能直接比较。两罪最高刑都可判死刑,只是法定最低刑有区别,故意伤害罪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抢劫罪是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从这点来看话,抢劫罪较故意伤害罪重。《刑法》第二百三十四
2021-05-07 15,340
-
01:03
强迫交易罪怎么判
行为人通过胁迫、暴力的方式,实施以下行为之一,导致情节严重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导致情节特别严重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作罚金处罚: 1、强买强卖商品的行为; 2、强制、或者强迫他
1,085 2022.04.17 -
00:56
强迫交易罪判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强迫交易罪是指用暴力、威胁的手段强迫他人交易,或者是强迫他人参加或退出投标、拍卖、特定的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的量刑标准有: 1、犯强迫交易罪的一般情节的,依法应当判处拘役或者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
1,664 2022.04.17 -
01:01
强迫交易罪怎样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强迫交易罪指的是用暴力、威胁等方式强迫他人进行交易,或者是强迫他人参加或退出投标、拍卖、特定的经营活动,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其中,情节严重包括: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接受或提供服务、强迫他人参加或退出经
55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