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因肇事致死如何定罪量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交通肇事罪被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量刑档次,具体如下: 1. 犯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若发生重大事故,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则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包括以下情形: 1. 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 2. 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 3. 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定罪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酒驾肇事逃逸致人轻伤不予量刑,其不构成犯罪,予以行政处罚即可,酒驾的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逃逸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致人轻伤的赔偿,一般涉及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
-
聚众斗殴致人死亡如何定罪量刑?
1、犯聚众斗殴罪致人死亡的,一般定故意杀人罪,因为根据刑法规定,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即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2、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3、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11.02 34 -
交通肇事致死2人判几年
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5.30 18
-
因打架使人致死如何量刑
因打架使人致死的,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
2023-06-27 15,340 -
如何量刑杀人致死罪
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故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那么故意杀人(未遂)罪,就应该参照上述判
2023-07-10 15,340 -
一起致两人死亡,肇事方应如何量刑
交通肇事的,行为人已经触犯了我国刑法第133条,应当判处交通肇事罪。如果行为人在肇事后逃逸的,应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留在现场等待警方处理的,应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也可以适用缓
2022-10-05 15,340 -
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与因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犯罪构成
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是刑法修订后关于交通肇事罪增加的加重处罚情节,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刑法理论界和实务部门有不同认识。有的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包括故意杀人在内,但应该将因逃逸致人死亡构成故意杀人
2022-01-24 15,340
-
01:40
寻衅滋事致人死亡如何定罪寻衅滋事罪的结果仅包涵轻伤,因此如果出现致人死亡的结果在法律上就不按照寻衅滋事罪处罚,而是按照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来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寻衅滋事的法定情形之一,即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殴打他人形式上也是一种伤害
1,376 2022.04.15 -
01:07
绑架罪过失致人死亡如何定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以前犯绑架罪致人死亡的情况属于绑架罪的结果加重情形,从重处罚。然而最新的刑法修正案九去掉了这一部分的内容,所以犯绑架罪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则成为了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了两个罪名,这种情况在刑法学上称为想象
2,658 2022.04.17 -
01:05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刑事拘留多久因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刑事拘留最长37天: 1、一般情况下应当在3日内提请检查院批捕,检察院应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2、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1至4日,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543 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