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产自用的房子缴纳房产税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自建自用房屋,是免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的,但是房产税是不免的。纳税人自建房屋用于生产经营,自建成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2.房产税征收标准从价或从租两种情况: (1)从价计征的,其计税依据为房产原值一次减去10%-30%后的余值; (2)从租计征的(即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3.从价计征10%-30%的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房产税税率采用比例税率。按照房产余值计征的,年税率为1.2%;按房产租金收入计征的,年税率为12%。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1)以房产原值为计税依据的 应纳税额=房产原值×(1-10%或30%)×税率(1.2%) (2)以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的应纳税额=房产租金收入×税率(12%)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房产税实行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的征收方法,具体纳税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房产税在房产所在地缴纳。 房产不在同一地方的纳税人,应按房产的坐落地点分别向房产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纳税。房产税税率采用比例税率。按照房产余值计征的,年税率为1.2%;按房产租金收入计征的,年税率为12%。
1、从价计征 按照房产余值征税的,称为从价计征 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 扣除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税法规定的减除幅度内自行确定。这样规定,既有利于各地区根据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计税余值,又有利于平衡各地税收负担,简化计算手续,提高征管效率。 房产原值:应包括与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备或一般不单独计算价值的配套设施。主要有:暖气,卫生,通风等,纳税人对原有房屋进行改建、扩建的,要相应增加房屋的原值。 2、从租计征 按照房产租金收入计征的,称为从租计征,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
企业自用房产如何缴纳房产税
企业自用房产不需要缴纳房产税。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财产税,企业自用房产属于房产税免于征税的项目。
2020.02.16 197 -
公司自用房产如何缴纳房产税
企业自用房产不需要缴纳房产税。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财产税,企业自用房产属于房产税免于征税的项目。
2020.03.06 208 -
-
自产自用的房子如何缴纳房产税
自建自用房屋,是免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的,但是房产税是不免的。纳税人自建房屋用于生产经营,自建成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房产税征收标准从价或从租两种情况: (1)从价计征的,其计税依据为房产原值一次减去10
2022-07-08 15,340 -
经营自用的房屋的房产税的缴纳规定是什么
对于经营自用的房屋,以房产的计税余值为计税依据。所谓计税余值,是指依照税法规定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的损耗价值以后的余额。 (1)房产原值是指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在账簿“固定资产”科目中记载
2023-02-07 15,340 -
企业自用房产怎么缴纳房产税
企业自用房产不需要缴纳房产税。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财产税,企业自用房产属于房产税免于征税的项目。 《房产税暂行条例》第四条房产税的税率,依照房
2023-01-02 15,340 -
咨询自用房产的房产税需要缴纳吗?
用于经营的自用房产的房产税是需要缴纳的。 1、用于自行生产经营的房产应缴纳房产税房产原值70%1.2% 2、以取得租金形式确认收入的房产应缴纳房产税房产原值12%,然后还要按租金收入的5%缴纳营业税,
2022-07-13 15,340
-
01:22
自己出钱买的房,一定是个人财产吗根据《婚姻法》的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一般来说,如果夫妻一方用个人婚前财产购买的房产,属于其个人财产,配偶在离婚时是无权请求分割的。但
1,393 2022.04.17 -
01:09
遗产税是怎样的遗产税又称“死亡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死亡公民所遗留的财产进行的征税,其征收方式分为总遗产税、分遗产税和总分遗产税共三种。目前,我国还没有制订并实行遗产税。国家征收遗产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遗产的管理防止贫富过于悬殊。另外,遗产税的征收对
1,456 2022.04.17 -
01:13
个人所得税交纳的税率是怎么规定的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的以下九项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
3,178 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