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会不会免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劳动仲裁是免费的。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五十三条 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方式,当劳动者遇到劳动争议无法进行和解或者协商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劳动仲裁。那么,劳动仲裁是免费的吗?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根据该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因此,法律已经明确了劳动仲裁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对于劳动仲裁结果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规定需缴纳10元案件受理费,采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减半收取。当然,人民法院也可根据情况免于收取上述费用。当然,除了案件受理费外,仲裁及诉讼审理过程中涉及的公告费、鉴定费用等则通常需要败诉方承担。
-
-
劳动仲裁免费的
法律已经明确了劳动仲裁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仲裁办案的经费是由当地财政予以保证的。所以从2008年5月1日起,全国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理案件都是不收费的。经仲裁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仲裁费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
2020.10.27 135 -
劳动仲裁是不是免费的?
劳动仲裁是免费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0.12.05 159
-
劳动仲裁会不会要钱
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是不收钱。 你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和补交社保和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加班工资等,因为时效只有1年,超过了时效法律上便不支持了,便丧失了胜诉权.
2022-04-20 15,340 -
劳动仲裁免费吗
1、劳动仲裁是免费的。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
2022-06-23 15,340 -
劳动仲裁免费吗?
1、劳动仲裁是免费的。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
2022-07-13 15,340 -
劳动仲裁会不会解除劳动合同?
1、在职期间也是可以申请仲裁 2、离职一段时间后一年之内也是可以申请仲裁 3、不一定是解除劳动合同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4、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
2022-04-17 15,340
-
00:49
劳动仲裁会对个人有影响吗没有影响。 劳动仲裁对劳动者个人并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属于正常维权,只要申请劳动仲裁有合法、合理依据,不是恶意诉讼,那么就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和后果。 即使最终仲裁请求未得到支持,也不会对劳动者有任何惩罚。 任何公民都有拿起法
7,379 2022.04.17 -
00:59
劳动仲裁律师费收费标准劳动仲裁律师费收费标准如下:一般劳动仲裁的诉讼是根据额度的大小来计算的,涉及到财产种类的收费一般都是一万元以下的,收取的1000元到2000元,超过一万元的不到十万元的是按照5%到6%收取计超过算的,这种方式要求当事人先缴纳一定的代理费,即
4,035 2022.06.22 -
01:13
劳动仲裁仲裁期限是多久申请劳动仲裁的有效期为一年时间。仲裁庭裁决案件,应当自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有下列情形的,仲裁期限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1、申
2,942 202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