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工程款能法院仲裁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拖欠工程款仲裁程序是怎样的 拖欠工程款的仲裁程序分为受理、组庭、开庭、裁决四个阶段。 1、受理阶段 仲裁程序是以当事人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为起始。仲裁委员会收到当事人提交的仲裁申请书后,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在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向申请人发出受理通知书,同时向被申请人发出仲裁通知书及附件。 2、组庭阶段 双方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和选定仲裁员。若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或者选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庭组成后,仲裁委员会向双方当事人发出组庭通知书。当事人在收到组庭通知书后,对仲裁员的公正性有怀疑时,可以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申请,同时应当说明理由。若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因回避而重新选定或指定仲裁员后,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 3、开庭审理阶段 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在收到开庭通知书后,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当事人若确有困难,不能在所定的开庭日期到庭,则可以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向仲裁庭提出延期开庭请求,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视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仲裁庭可以缺席裁决。 (2)、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享有进行辩论和表述最后意见的权利。 (3)、双方当事人应当严格遵守开庭纪律。 当事人申请仲裁后,有自行和解的权利。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撤回仲裁申请。在庭审过程中,若双方当事人自愿调解的,可在仲裁庭主持下先行调解。调解成功的,仲裁庭依据已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制作调解。所以”欠工程款能法院仲裁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是可以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以仲裁,拖欠工程款纠纷的解决方式共有四种: 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但是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拖欠工程款可以仲裁。当事人可以自行协议约定管辖机构和仲裁事项,发生拖欠工程款纠纷时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工程合同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
-
-
我欠法院5年工程款能够起诉吗
欠工程款5年还能起诉,法院会受理,但是当事人的主张已经超过时效,诉讼也是被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败诉,没有异议;除非当事人在这五年之内向对方主张过还款,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必须向法院证明主张。
2021.03.07 119
-
工程款拖欠1年能找劳动仲裁吗
可以仲裁,拖欠工程款纠纷的解决方式共有四种: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但是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
2023-01-27 15,340 -
工程款仲裁先哪级法院申请
我在仲裁法里找到的这条:《仲裁法解释》第二十九规定,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除数执行的财产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被除数执行的财产在地,是什么意思但是这题的答案是CD,哪E的
2022-07-17 15,340 -
工程欠款拖欠8年能办理劳动仲裁吗?有建筑合同,有工程款。
看你合同对争议处理方式是如何约定的是约定仲裁的就去仲裁委,约定了诉讼的就去法院
2022-10-09 15,340 -
钢材工程款拖欠10万谁能负责仲裁
1、拖欠工程款仲裁要四十五日。一方公司拖欠工程款一般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做出仲裁裁决,案情复杂的可以经批准后延长最多十五日,并通知当事人。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
2023-09-30 15,340
-
01:05
工程欠款纠纷能直接起诉法院吗工程欠款是由材料费、人工费等多种款项、多个合同构成的。所以,工程欠款纠纷不一定能直接到法院提起诉讼。工程欠款纠纷的解决途径应当按如下步骤来判断: 1、是否为人工费,如果是工人的劳动报酬等人工费支出,依据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原则,应当先提起劳动仲
1,307 2022.04.15 -
00:55
法院起诉欠款人的流程法院起诉欠款人的流程,具体如下: 1、起诉方需要撰写民事起诉状,根据被告的人数提供起诉状的副本; 2、起诉状准备好后,起诉方需要到管辖区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审核收到的资料和证件,符合条件的,会发放立案通知书。起诉方需要到立案庭预交
20,239 2022.04.17 -
01:04
最高院关于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最高院关于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是一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6,17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