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如何裁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战时造谣惑众罪的判刑标准是: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战时造谣既遂罪量刑如下:基础量刑,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量刑处罚?
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量刑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的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贪生怕死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故意制造谣言,在部队中散布怯战、厌战思想或恐怖情绪,动谣军心的行为。
2020.02.12 134 -
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定刑标准?
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的定刑标准为:犯此罪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构成的特定时间是战时,平时有上述行为的不构成本罪。
2020.01.26 177 -
刑法对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量刑是如何规定的
现行刑法对战时造谣惑众罪量刑的规定是: 1、战时造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是指挥官造谣、谣言广泛传播、谣言内容煽动性大、在关键时刻或关键时刻造谣,造成部队混乱等严重后果; 3、情节特别
2022.03.23 124
-
如何认定战时造谣惑众罪的既遂
构成战时造谣、迷惑众罪的既遂,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造谣、造谣、造谣,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或者部队接受作战任务后,故意制造谣言,在部队中散布怯战、厌
2021-11-25 15,340 -
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怎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谣言迷惑大众罪》战时谣言迷惑大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2021-10-11 15,340 -
战时造谣惑众罪
1、客体要件 造成官兵思想混乱,情绪动荡,士气低落,斗志涣散,破坏了战时宣传舆论秩序,最终将导致军心动摇,对作战造成严重危害。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战时情况下,造谣惑众、动摇军心
2022-05-15 15,340 -
如何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
行为:战时造谣惑众罪的行为是造谣惑众,动摇军心。这里的谣言迷惑了大家,动摇了军心,战时在部队中公开,个人用口头或文字,图像,计算机网络和其他方法,故意制作,撒谎,煽动怯场,厌倦战争,恐怖感情,迷惑官兵
2021-10-22 15,340
-
00:54
伪造法院判决书如何定罪
伪造法院判决书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
3,620 2022.05.11 -
01:06
网络造谣罪会判刑吗
我国并没有网络造谣罪,但是对于在网络上造谣,造成了严重后果的行为,我国刑法以诽谤罪进行规制。如果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的,可以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值得注意的是,诽谤罪要告诉的才处理,但
2,108 2022.05.11 -
01:15
造谣罪怎么定罪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不存在造谣罪,对于行为人造谣的行为,我国刑法以诽谤罪进行规制。诽谤罪所侵犯的法益是他人的人格尊严以及名誉权,犯罪作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诽谤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已经足以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5,15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