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民间借贷是骗局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于民间的借贷行为愈发普遍,而且宏观经济形式的变化,也使得借贷双方从亲友、熟人扩大到一些以放贷为业的投资公司、高利贷经营者,这一系列的变化导致民间借贷的事实真伪难辨,法律关系错综复杂,合法性也遭到质疑。 目前,在我国“合法的民间借贷”是受法律保护的。 即发生于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是受法律的认可与保护的。究其原因,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环节的合理补充,具有融资方式灵活、手续简便、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可以极大缓解个人紧急资金需求和解决中小企业、个人业主的融资困难问题。 但在进行民间借贷时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首先游离于法律之外的非法集资、洗钱犯罪、非法经营等刑事犯罪暗藏于其中,需要辨别其次预先扣息、“高利贷”等违法行为也不应予以保护同时打着民间借贷名义而进行避税或为规避国家“限购、限贷”政策的行为,也不应予以支持。 因此提醒各位在进行借贷时要谨慎行为,识别其中的违法犯罪陷阱,合法融资、合法借贷。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般来说,民间借贷是合法的,但必须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否则不受保护。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如果两人发生借贷纠纷,贷方收取的高于法律规定的那部分利息,法律不予保护。 由于民间借贷多属私人交易行为,往往与冒险、投机、隐秘、暗箱如影随形,且中间环节多,形成了或长或短的资金链。 如果要进行民间借贷,为了资金安全,一定要注意合理规避风险。
借钱不还一般不属于诈骗,但一开始就不打算还钱的除外。民间借贷一般属于民事纠纷,双方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但若借款人只是以借款为由,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被害人财物的,可以构成诈骗。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请问民间借贷的法律问题?会坐牢吗
民间借贷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不会追究刑事责任坐牢的。但是有能力还款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020.06.23 119 -
民间借贷是集资诈骗吗
民间借贷如果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是集资诈骗。合法有效的民间借贷受法律保护,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民间借贷手段非法诈骗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集资诈骗罪。
2020.08.05 123
-
民间借贷是骗局吗
以民间说的二分利半年结息来算(年息24%),不到四年就会翻倍。不用做资产管理,不用调查研究,不用费脑出力。这是小贷公司融进来的利,而目前二分利在民间借贷甚至小贷公司来说已经算很普通得了,很多地方达到了
2022-07-25 15,340 -
所谓的民间借贷是骗局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于民间的借贷行为愈发普遍,而且宏观经济形式的变化,也使得借贷双方从亲友、熟人扩大到一些以放贷为业的投资公司、高利贷经营者,这一系列的变化导致民间借贷的事实真伪难辨,法律关系错综
2023-07-01 15,340 -
民间借贷属于骗局吗?
因借款人与出借人达成借贷协议,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而产生的纠纷为民间借贷纠纷。当借款人有非法占有目的时,有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
2023-06-29 15,340 -
请问民间借贷属于诈骗罪吗
一般的民间借贷不属于诈骗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05-10 15,340
-
01:12
民间借贷是否合法
民间借贷只要与法律规定的条件相符合,即合法。 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行为,会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中,有约定要支付利息的,那么借款的利率必须要遵守规定。同时,民间借贷的利率,能适当的超过银行的利
5,385 2022.05.11 -
01:32
民间借贷借条可以转让吗
转让借条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债权转让,在没有法律规定,或者双方当事人约定不能转让债权债务的情况下,债权人转让债权,只需要通知债务人就可以把债权转让给第三人。 但是要注意,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债权的转让要符合以下这些条件: 1、必须要有有效
1,709 2022.04.17 -
01:12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
有效的民间借贷有以下几种: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
575 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