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在欠缴工程款超过三个月后起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依照其规定。 然而,如果权利受到损害已经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欠饲料款超过两年能起诉。饲料欠款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可以起诉。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民事权利受保护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工程款被拖欠三个月,并没有超过诉讼时效的要求,故可以提起诉讼。
-
欠了三个月的工程款可以起诉吗?
欠工程款三个月可以起诉。根据法律规定,工程欠款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有特殊情况可申请法院延长期限。
2021.01.29 116 -
拖欠工程款的人可以在一个月后起诉吗
工程款拖欠起诉需要材料如下: 1、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及附件,其他各种签约,业主认可的工程实施计划,各种工程图纸,技术规范等; 2、往信件(书信、电子邮件等)。 如业主的变更指令,各种认可信、通知,对承包商问题的答复信等; 3、各种会议纪要;
2022.03.12 32 -
医疗保险不能断缴超过三个月?
医保不能断缴3个月。医疗保险中断,从中断缴费的次月起,参保人员停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在3个月内补齐欠费的,欠费期间的医疗保险待遇按规定支付。超过3个月补齐欠费的,欠费期间的医疗费用不予支付,原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继续计算,医疗费用从再次缴费
2022.12.17 37
-
工程款拖欠三个月后能否起诉?我国法律有哪些规定?
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若法律另有规定,则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然而,若权利受到损害之
2024-12-30 15,340 -
能否在缴纳三个月房租后申请退款?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在租赁合同中已经约定了违约金的,按照约定的违约金赔偿。如果交了三个月房租但是没有住满三个月要退租的,属于违约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
2024-12-07 15,340 -
个人欠两个月木材工程款是否还能起诉
1、视情况而定。工程欠款一般是民事纠纷,不会上升到刑事犯罪的。但如果工程款是工人工资、或拖欠工程款已经由法院判决且未履行则可能分别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风险提示:工程款被恶意
2023-02-04 15,340 -
我欠工程款超过六个月想起诉需要注意什么
1、工程款拖欠诉讼需要当事人携带起诉状、工商登记资料、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工程验收凭证等材料向房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立案;法院通知双方受理案件;当事人备好证据资料;法院送达开庭公告并在七个工作日内通知双
2023-02-03 15,340
-
00:55
欠款超过几年不能起诉无论欠款超过几年,只要符合起诉条件,都可以起诉。人民法院在审查起诉材料时,不会以欠款的时间来决定是否立案,而是看起诉材料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七日内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裁定不予立案。欠款的时间只会影响胜诉权,出借人提
3,012 2022.05.11 -
01:05
社保断缴超过三个月有影响吗社保断缴超过三个月没有大影响。除了对医保使用有一定的影响外,其他不存在影响。社保停交三个月以后,医疗保险会重新计算缴费年限。在一个医疗保险缴纳年度内,社保停止缴纳3个月,医疗保险的缴纳年限清零,将重新计算。个人账户余额在重新缴纳医保后,将会
3,740 2022.04.12 -
00:50
超过三年的转账记录能起诉吗超过三年的转账记录可以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欠款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债务人产生了诉讼时效抗辩的权利,而非债权人丧失起诉权。一旦债务人
3,03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