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内实施2次以上商标侵权该怎么办?那相关法律规定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依据《商标法》第五十三条、《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给以处罚。 (1)责令停止侵权 具体措施如下: ①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②没收、销毁侵权商品; ③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2)处以罚款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侵权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对以上两项处理不服的,当事人可以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工商管理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根据具体实施的行为,可能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的,应当在上述罪名的量刑标准下从重处罚。
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根据具体实施的行为,可能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的,应当在上述罪名的量刑标准下从重处罚。
-
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应该怎么定罪量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08.02 144 -
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应该如何定性
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根据具体实施的行为,可能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的,应当在上述罪名的量刑标准下从重处罚。
2020.09.16 125 -
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应该如何定罪量刑
根据具体实施的行为,可能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的,应当在上述罪名的量刑标准下从重处罚。
2020.08.27 110
-
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应该怎么定罪量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213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6-19 15,340 -
商标侵权实施地有什么规定
在商标侵权诉讼中,主体问题通常与管辖问题联系非常密切,因为案件管辖,在形式上表现的是不同法院对地域或者级别的不同分工,而实际上是对诉讼主体行为的管辖。民事诉讼法第29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
2022-07-29 15,340 -
新商标法在哪一年实施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新商标法在2014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经1982年8月23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议通过;根据2013年8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
2022-03-09 15,340 -
商标相近相似侵权判定?相关的法律规定是哪些
、商标侵权相似认定也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并不是我们告对方商标侵权了就一定是侵权了,如果是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分不出差别的那就是商标相同,如果是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在文字的读音或
2022-08-01 15,340
-
01:02
商标法关于商标侵权的处罚规定商标侵权的罚款标准根据侵权情节确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侵权行为成立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主要用于制造侵权货物和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侵权货物和工具。罚款标准如下:非法经营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非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
1,724 2022.06.22 -
00:55
肖像权侵权的法律规定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肖像权,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不能够使用其肖像作为营利的手段,如未经当事人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商标、广告、装饰等。单纯就摄影而言,作品如果是没在事先征得当事人同意而拍摄取得的,即使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展览、发表也不可以,
1,519 2022.04.17 -
01:25
竞业限制相关法律法规与竞业限制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下面几点: 第一,用人单位可以和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与此同时,可以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先
3,92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