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犯如果是那什么法律上能不能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累犯满足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起诉: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累犯应有的法律后果为: 1、应当从重处罚。 2、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3、对于累犯不得假释。 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第八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因考虑到累犯的社会危险性,和再犯危险性的可能性大,累犯的法律后果有如下: 1、对于所有累犯,均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2、累犯,不得宣告缓刑; 3、累犯不适用假释。
-
累犯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累犯应有的法律后果为: 1、应当从重处罚。 2、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3、对于累犯,不得假释。 根据刑法的规定,如果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之内再犯罪,并且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构成累犯。
2022.12.02 123 -
累犯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般累犯的法律后果:对于累犯,均应从重处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累犯也不适用假释。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2020.10.07 86
-
那么如果是累犯能免于刑事处罚吗?
免于刑事处罚5年内犯罪是不构成累犯,累犯分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累犯能免于刑事处罚吗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
2022-08-20 15,340 -
如果是累犯的话那累犯可不可以减刑?
累犯不得缓刑、假释但是可以减刑 刑法 第七十八条【适用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2022-07-04 15,340 -
累犯法律为什么不能逮捕呢?
所谓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之罪的罪犯。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 1、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
2023-04-06 15,340 -
法律规定累犯能不能判拘役,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对累犯判刑主要的还要根据其所犯罪的性质和情节轻重来判处。如果情节较轻的或法律规定最高刑为拘役的,仍可能会被判处拘役。如在危险驾驶罪中,最高量刑为六个月的拘役和罚金,虽然构成累犯,但从重处罚时,最多也只
2023-02-13 15,340
-
01:01
累犯一定不能缓刑吗
累犯是一定不能缓刑的。法律明确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行为人构成犯罪后,人民法院在追究刑事责任时,发现行为人构成累犯的,在确定刑罚时,不得对行为人宣告缓刑,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具体的犯罪情况判处相应的刑罚,让行为人承担
1,088 2022.05.11 -
00:56
累犯怎么才能判缓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74条的规定,累犯并不能适用缓刑制度。因此,无论什么情况,已经构成累犯的犯罪分子,都不能申请缓刑。具体来说,这主要是因为缓刑制度适用于犯罪情节较为轻微,同时不具有再犯罪危险的犯罪分子。累犯是在法定期限内再次犯罪的行为人,再犯罪
1,583 2022.04.17 -
01:15
累犯能否取保候审
累犯不能取保候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办理程序如下: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650 20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