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女方离婚三个月起诉孩子归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两周岁以下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二)其他 1、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2、父母双方对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3、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 4、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5、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予准许。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女方起诉离婚孩子的抚养权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确定。正常情况下,不满两周岁的孩子应该和女方住在一起。两周岁以上的孩子,法院将根据父母的能力和生活条件,按照最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来判决归属。
夫妻分居三个月,一方起诉离婚,对于孩子抚养权归属可以由双方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但是,未满两周岁的,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
怀孕三个月起诉离婚孩子归谁
怀孕三个月孩子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根据法律规定,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如果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它严重的疾病,导致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也可以由父亲抚养。
2021.03.25 149 -
孩子三个月离婚归谁
一般跟随母亲,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即双方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受教育程度等。
2021.03.01 322 -
孩子三个月离婚孩子归谁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这主要考虑孩子尚处在幼儿期,需要母亲的哺乳,母亲更能给孩子体贴和照顾。 1、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
2021.02.10 312
-
结婚三个月起诉离婚孩子归谁
(一)两周岁以下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
2021-01-25 15,340 -
结婚三个月起诉离婚,孩子归谁?
结婚三个月起诉离婚,孩子如果是两周岁以下归女方,两周岁以上法院会根据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
2021-09-28 15,340 -
结婚三个月起诉离婚孩子归谁
“结婚三个月起诉离婚,孩子如果是两周岁以下归女方,两周岁以上法院会根据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2021-01-27 15,340 -
结婚三个月起诉离婚小孩归谁
“结婚三个月起诉离婚,孩子如果是两周岁以下归女方,两周岁以上法院会根据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2022-05-31 15,340
-
01:13
起诉离婚孩子归谁夫妻双方通过诉讼离婚方式离婚的情形,法院依法受理,并根据具体情况判定其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问题。具体规定如下: 1、对于哺乳期内或两周岁以下的孩子,法院一般判决其随其母方生活,另一方应承担相应的抚养费用; 2、法院判决时应当根据双方的经济条件、
622 2022.04.17 -
01:09
孕八个月离婚孩子归谁女方在怀孕八个月时离婚的,孩子一般归女方直接抚养。关于孩子的抚养权,双方在离婚时可以先自主协商,如果女方有特殊的困难,实在不便于抚养孩子的,可以协议由男方直接抚养。根据相关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由母亲直接抚养,但是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
3,289 2022.04.15 -
01:14
女方出轨离婚两个孩子归谁子出轨离婚,按过错程度,一般是2个孩子归无过错方即男方,除非孩子是2周岁以下,需要母亲母乳喂养。法院在确定监护权时,会综合考虑子女目前的生活状况、夫妻双方的工作收入和道德方面,以及子女是否由父母一方抚养。10岁以上的孩子应该听取孩子们的意见
1,21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