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交通事故顶罪怎么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通事故顶罪者,涉嫌妨害作证罪。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肇事者本人、顶包者都是需要承担责任。《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第一、二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让人来顶替属于独立的第二阶段的行为,该行为侵害的法益是司法活动的公正和效率性,同时也不符合事后不可罚理论论述的范围,因此应当另行定罪量刑,以此来更好体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刑法》第307条: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具体看情况的。要看是否满足主观和客观的条件。主观要件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通常情况下,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之后,由他人来进行顶包的话是会构成犯罪的,因为由他人进行顶包,一般都是肇事逃逸的情况,并且又对他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就会构成交通肇事罪。
-
-
交通肇事肇事后找人顶罪怎样定罪
对于肇事者: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人找人顶罪的目的是为了自己逃避法律的追究,是毫无疑问的。因此,行为人找人顶罪的行为应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对于顶罪者涉嫌窝藏、包庇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
2020.10.21 162 -
-
交通肇事找人顶罪怎么判?
属于交通肇事罪和包庇罪。 一。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
2022-04-12 15,340 -
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原因,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怎么判
属于交通肇事罪和包庇罪。 一。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
2022-04-12 15,340 -
交通事故顶罪怎么判
交通事故顶罪者,涉嫌妨害作证罪。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肇事者本人、顶包者都是需要承担责任。《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第一、二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
2022-06-03 15,340 -
交通肇事找人顶罪,怎么判刑
交通事故找人罪属于事故逃逸,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严重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事故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2021-11-08 15,340
-
01:07
交通肇事罪怎么判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发生以下情节如:1、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重伤三人以上或死亡一人的情形,肇事者应付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情形;2、造成三人以上死亡,应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情形;3、交通肇事造成他人财产直接损失,或公共财产损失,本人无能力赔偿数额达
1,541 2022.04.17 -
01:17
交通肇事罪怎么判刑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法定量刑幅度,第一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应当注意的是,犯罪分子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交通运输肇事转化成故意杀人的或者故意伤害的,有可能
2,000 2022.05.11 -
01:18
犯交通肇事罪怎么判刑根据刑法相关条例的规定,交通肇事罪,一般是指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规定的要求,因而导致交通事故并且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危害,一般法院认定犯罪人交通肇事罪,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在交通运输过程中肇事司机发生事故之后,有逃逸或者有其他特
32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