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撤销裁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没有仲裁协议的; (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4)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5)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可以看出,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一般限于仲裁程序上的缺陷或者仲裁员的不正当行为,对裁决实体问题错误申请撤销裁决有着非常严格的条件限制(对于涉外仲裁裁决,实体问题根本不能构成申请撤销裁决的理由)。并且,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当事人要承担裁决有法定撤销事由的举证责任。需要注意的是,《仲裁法》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即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超过此期限,人民法院则不再受理当事人撤销裁决的申请。因此,裁决具有法律规定可以撤销情形的,当事人一定要在法律规定的上述有效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所以通过上述内容就可以了解到相关的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相关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该问题的话那么就可以通过对应的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证据是非常关键的,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证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撤销仲裁裁决应当向做出裁决的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撤销裁决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撤销裁决或者驳回申请的裁定。
-
怎样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撤销裁决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撤销裁决或者驳回申请的裁定。人民法院受理撤销裁决的申请后,认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仲裁,并裁定中止撤销程
2020.10.07 213 -
如何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当仲裁存在如下情形之一时,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1、没有仲裁协议; 2、裁决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 3、仲裁庭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法; 4、证据是伪造的; 5、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6
2020.01.08 249 -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是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对该仲裁协议具有利害关系,需要向仲裁委员会所在的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申请撤销的,需要在收到裁决书的6个月内行使,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当时热需要提出证明仲裁裁决错误的证据。没有证据,人
2022.04.12 442
-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
《仲裁法》第58条规定六种可以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形: (一)没有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
2022-03-24 15,340 -
如何申请撤销裁决?
《仲裁法》第58条: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没有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三
2021-03-24 15,340 -
如何申请撤销裁决
仲裁裁决作出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而且一裁终局,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裁决都是不可改变的。为了保证裁决的合法性,法律规定在一定情形下,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我国《仲裁法》第50条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
2022-04-27 15,340 -
怎么申请撤销裁决
如果要撤销仲裁裁决,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没有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2022-03-18 15,340
-
01:06
如何申请撤销精神病史申请撤销精神病史的流程如下:对精神病病情再行诊断,用新的诊断证明与前边的病例记录对照判断。若确实恢复正常了,不需要撤销精神病病史,就属于正常人了。如果确实是医院在就诊中存在过错,可以请求医院承担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可跟医院协商,医院不能篡改
11,061 2022.05.11 -
01:08
劳动仲裁撤销怎么撤劳动仲裁裁决可撤销的,需要从收到仲裁裁决书那天起的三十天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出现以下情况的,那么可以撤销仲裁裁决,具体情况如下: 1、违反法定程序的; 2、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3
2,444 2022.06.22 -
00:53
异地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一般是不能异地提起的。因为劳动争议通常会让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管辖。申请劳动仲裁,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劳动部门才会进行受理、审核,而且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必须要规定
2,58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