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套现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20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100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若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诈方式恶意透支,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式,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
信用卡套现是违法的吗? 有什么后果
信用卡套现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对于该罪的具体处罚规定为: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
2020.03.19 148 -
信用卡套现法律有吗?
信用卡套现法律有规定。信用卡套现属于恶意透支信用用卡的行为之一,如果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的,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判处有徒刑或者拘役,不要利用信用卡做违法活动。
2020.07.19 128 -
信用卡套现被起诉会有什么后果
信用卡套现将承担的法律后果:如果信用卡套现数额五万元以上属于恶意透支,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
2020.08.19 253
-
信用卡套现将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你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实施前款行为,
2022-01-11 15,340 -
利用信用卡套现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
2022-04-12 15,340 -
利用信用卡套现将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
2022-03-14 15,340 -
利用信用卡套现将承担什么法律后果?对于信用卡套现的行为如何处罚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
2022-01-07 15,340
-
01:10
信用卡套现属于诈骗吗信用卡套现并不一定属于诈骗。信用卡套现一般指的是持卡人通过pos机或者其他工具,套取信用卡中的额度。信用卡套现行为违反了信用卡的使用规则,一经发卡行发现,发卡行有权降低持卡人的信用额度,要求持卡人及时偿还欠款。如果持卡人在套现后,按期还款,
1,520 2022.05.11 -
01:01
刷卡套现违法吗 法律制裁刷卡套现违法。用pos机套现是违法的,有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非法经营罪等罪名。套现,套取现金的简称,一般是指用违法或虚假的手段交换取得现金利益。POS机套现是一种欺骗银行的行为,本质则是商户与持卡人合谋,恶意以消费名义从银行套取一定额度的
2,494 2022.04.17 -
01:00
离婚后信用卡债务如何承担离婚后信用卡债务如何承担,应当首先确认该信用卡债务属于个人债务还是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个人债务应当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需要注意的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因家庭析产所分得的债务;夫妻一方受另一方虐待,无法共同生
550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