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要提前半年合理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职要提前半年是不合理的,如果劳动者处于实习期,只需要提前三天提出离职申请即可。如果劳动者是该公司的正式员工,需要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申请。如果劳动者的公司比较人性化或者有其它规定,按照公司规定提出离职申请即可。劳动者离职跟单位协商一致,即可立刻离职。如果单位不同意,劳动者提前三十天通知单位,到时间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职要提前半年是不合理的,如果劳动者处于实习期,只需要提前三天提出离职申请即可。如果劳动者是该公司的正式员工,需要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申请。如果劳动者的公司比较人性化或者有其它规定,按照公司规定提出离职申请即可。劳动者离职跟单位协商一致,即可立刻离职。如果单位不同意,劳动者提前三十天通知单位,到时间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合同到期有半月了一般情况下需要提前办理离职,但如何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情形,劳动者可以被迫辞职,不需要等一个月,并且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
提前离职扣一半工资合法吗
员工没有提前一个月递交辞职报告公司扣除全部工资的行为是不合法的,但是正常情况下,员工如果不按照公司规定的辞职流程履行相应的义务的话,由此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公司确实可以要求当事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但公司需要提供证据才能扣除部分工资。
2020.08.12 638 -
试用期提前半个月辞职合理吗
不合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便可辞职,并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时间一到
2020.07.09 317 -
-
签半年的合同提前离职有工资吗?
实际上班就应该支付工资有疑问可微信联系我
2022-10-22 15,340 -
劳动合同签了三年半能提前离职吗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
2022-08-28 15,340 -
辞职提前半年合同还有效吗
版本不影响合同效力。辞职提前半年通知违反法律规定,劳动方面法律规定:一、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3日通知单位即可辞职;二、出了试用期(一)一般情况下,劳动者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单位即可辞职;(二)有劳动合同
2022-02-05 15,340 -
没签合同提前半个月离职
超过一个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关于辞职,试用期内,提前三天辞职,过了试用期,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用人单位(需保留辞职的书面证据),到期就可以自动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
2022-03-23 15,340
-
01:06
合同到期要提前通知吗合同到期是否要提前通知,由当事人自行决定,具体如下: 1、合同到期续签需要提前通知,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没有特别约定,劳动者不续签劳动合同,一定要提前通知公司的; 2、若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明确了合同到期不需要提前通知的,则不需要通
1,320 2023.07.10 -
01:04
年检可以提前多久办理?车辆年检可以提前60天办理。车检的具体办理流程为: 1、把车辆开到车管所或者机动车检测站,携带驾驶证、身份证、行驶证、当年有效的交强险保单; 2、到车管所填写机动车年审申请表。然后把表格和其他材料全部交给工作人员,并缴纳检车费; 3、缴费后
5,002 2022.05.11 -
00:45
结婚一年半离婚需要退彩礼吗结婚一年半离婚是否需要退彩礼,要看是否满足退彩礼的条件。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
1,157 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