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做满三个月辞工工资只算百分之六十合法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没做满三个月辞工工资只算百分之六十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的行为属于一种无故克扣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一、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二、如果是给个人工作,不算劳动关系,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该个人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合法。 (一)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苛扣工人工资,苛扣行为违法,建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二)但急辞工属于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如果给单位造成损失,要承担赔偿责任; (三)如果急辞工没有给单位造成损失,则单位不能扣工资。
-
扣百分之三十工资怎么算
工资扣除百分之三十,是这样计算:第一步,把工资的数目,乘0.3(百分之三十就是0.3)得出一个数,这个数是工资的百分之三十;第二步,用工资数目减去第一步得出的那个数(就是工资的百分之三十的那个数),这样,就得到工资被扣除百分之三十之后得到的
2020.07.06 3,110
-
在工厂做满两个月了,辞快工,工厂扣工资的百分之三十合不合法?
用人单位存在克扣、的行为,建议到当地有管辖权的劳动监察大队反映和投诉,催讨被拖欠的工资。拖欠工资可以选择通过提起维权。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或者经济补
2022-09-05 15,340 -
六个月的早辞工能拿出百分之七十的工资吗
在合同期内公司无故开除员工公司需要支付违约金。用人单位无法定理由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经济赔偿。即劳动者每工作一年,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两个月工资的赔偿。例如:某员工在工作十年,终止时,应
2022-09-11 15,340 -
没做满一个月辞职工资怎么算
劳动者没做满一个月辞职的,工资也应当照发。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因此,劳动者有工作并获得与工作相当的劳动报酬的权力,即使未做满一个月,单位也应按日支付其报酬,不得
2022-03-11 15,340 -
在休产假期间,公司每月只发百分之六十的工资合法吗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15天;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
2022-09-11 15,340
-
00:58
满十年员工可以辞退吗
满十年员工可以辞退,但是得补偿。辞退十年员工得进行相关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
1,118 2022.05.13 -
00:48
工资拖欠三个月怎么办
工资拖欠三个月,员工可以先行与公司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公司仍不履行的,员工还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最后,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
3,530 2022.05.11 -
01:06
工作四年被辞退赔偿几个月工资
工作四年被辞退,如果公司是违法解除,那么要赔偿8个月工资,如果符合以下情形,那么要赔偿4个月工资:1、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或者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剪人员的,或者出现其他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
11,28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