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被判刑了会怎样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之一,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操纵上市公司从事下列行为之一; 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无偿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的; (二)以明显不公平的条件,提供或者接受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的; (三)向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的; (四)为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担保,或者无正当理由为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担保的; (五)无正当理由放弃债权、承担债务的; (六)采用其他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判刑: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量刑标准如下:国有企业或者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怎么判刑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依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之一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
2020.04.21 126 -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怎么判刑?
行为人的行为构成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是单位的,此
2020.04.06 126 -
犯了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怎么判刑
行为人犯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判刑标准为: 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有无偿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等行为,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2.16 155
-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会怎么判刑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作为法定犯,而非自然犯,来源于我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这种情况相信很少有听说吧,所
2022-08-03 15,340 -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要怎样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
2022-08-14 15,340 -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该怎样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
2022-08-29 15,340 -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怎么样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
2022-09-14 15,340
-
01:12
妨害公务罪怎样判刑犯妨碍公务罪的犯罪分子,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其判刑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1、故意妨碍国家安全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2、对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实施暴力
906 2022.04.15 -
01:31
公司怎样才能上市公司具备以下四点条件才能上市: 1、公司必须是股份有限公司; 2、公司经营时间至少有三年,同时这期间未更换过董事、高管,并且公司经营合法、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注册资金不存在虚假出资的情况,同时也没有抽逃出资的现象; 4、注册资金至少要有
1,447 2022.10.08 -
01:05
股东侵害公司利益情形有哪些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
2,53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