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如何理解过失犯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过失犯罪是指在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的结果产生危害的情况下,由于疏忽或大意而未能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从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 过失犯罪的法律责任取决于其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 举个例子:甲某骑电动自行车经过路口时,因疏忽大意未预见对方饮酒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于是与已经饮酒的乙某发生口角,并用手推了乙某胸腹部,致其头部受伤,最终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乙某系颅脑损伤死亡。 甲某明知对方饮酒,且其意志力、控制力较弱,但仍然疏忽大意地实施推人的行为,其应当预见到这一行为可能致被害人受伤的结果,但由于情绪和环境影响而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主观上存在疏忽大意的过失。因此,甲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 虽然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比故意犯罪的行为人较小,但法律仍然规定了行为人过失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只对危害较大的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过失犯罪的认定:《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温馨提示】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在认识特征上,过于自信的过失表现为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同时又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如果行为人在行为时,根本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则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而可能成立疏忽大意的过失或意外事件;如果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而不是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则属于直接故意,而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所谓“轻信能够避免”,是指行为人在预见到结果发生的同时,又凭借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相信自己能够避免结果的发生,但所凭借的主客观条件并不可靠。轻信能够避免主要表现为:其一,行为人过高地估计了可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其自身的和客观的有利因素;其二,行为人过低地估计了自己的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程度。轻信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区别于其他罪过形式的重要特征,也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得以成立的根本原因。
-
单位单位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单位犯罪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有哪些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里所说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2024.06.09 11 -
犯罪过失能够构成刑事责任吗
不一定。过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是否要负刑事责任,往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看,每个过失犯罪案件的内容不同,承担责任的也不一样。《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0.03.30 139 -
过失犯罪伤害别人了,过失犯罪承担责任如何样?
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在于,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态度,从而以自己的行为
2024.06.13 14
-
如何处理严重失职失责犯罪的刑事责任?
行为人失职失责的行为可以触犯多个罪名,例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等。以滥用职权罪为例,犯此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据刑或者拘役
2022-11-12 15,340 -
2022年过失犯罪具体如何承担刑事责任
1、只有《刑法》有规定的过失犯罪才要承担刑事责任,对于过失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刑事责任。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刑法》 第十五
2023-03-11 15,340 -
犯罪过失对刑事责任有哪些影响,过失犯罪怎样才负刑事责任?
一、过失犯罪的定罪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
2022-07-31 15,340 -
过失犯罪担心承担刑事责任了,职务过失犯罪不得担任责任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
2022-08-04 15,340
-
01:27
缔约过失责任如何追究对于缔约过失责任如何承担和追究,一般按当事人在合同中的约定执行,如果没有约定的,双方当事人可进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假借
1,385 2022.04.17 -
01:21
如何区分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主要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区分: 第一,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从承担责任的内容上不同。刑事责任是除了涉及财产以外的,主要涉及的范围是责任人的生命和人身自由;而民事责任主要涉及到的范围是责任人的财产利益; 第二,刑事责任和民事责
7,103 2022.04.15 -
00:54
过失失火责任划分过失引起火灾,责任人应当根据严重程度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方面,责任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赔偿火灾造成的损害结果进行赔偿,赔偿被侵权人的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失。行政责任方面,根据法律规定,若火灾程度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对责
2,25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