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然侮辱他人行为如何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然侮辱他人的,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应当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刑事犯罪,对行为人可以按侮辱罪进行刑事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公然侮辱他人行为若是没有构成犯罪的应当受到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行政处罚,若是已经构成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刑事责任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网上公然侮辱他人如何处罚
网上公然侮辱他人,一般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侮辱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行为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0.05.28 225 -
侮辱他人的行为如何处罚
侮辱他人行为的处罚标准: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通过信息网络实施违反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
2022.04.16 1,088 -
公然侮辱他人处罚条件
公然侮辱他人治安处罚认定条件为对他人生活造成影响。处罚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0.09.24 162
-
公然侮辱他人行为要如何处罚
根据《》第42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
2022-08-31 15,340 -
公然侮辱他人行为怎样处罚
根据《》第42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
2022-09-04 15,340 -
公然侮辱他人行为怎么处罚
根据《》第42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
2022-09-04 15,340 -
侮辱他人公然行为
公然侮辱他人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格权。侵犯的对象是特定的自然人。人格权包括人格尊严以及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以侮辱方式侵害他人姓名权的行为,一般表现为漫骂、羞辱他人的姓名。如造成严重后果,如被侮
2022-11-25 15,340
-
01:09
发帖公然侮辱他人犯罪吗
发帖公然侮辱他人根据具体情节,可能会构成侮辱罪,也有可以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1、根据《刑法》关于侮辱罪的相关规定,行为人采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编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依法可被判处三年以下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剥夺政治权利
578 2022.04.15 -
01:07
强制猥亵、侮辱罪如何处罚
强制猥亵、侮辱罪,本罪侵害的客体主要是他人的性自由权,此处的他人包含了男性和妇女,具体包含了忍受性权利的自愿选择,对性的厌恶感、羞耻感以及正常的性感情;本罪的犯罪对象主要是已年满14周岁的人,在犯罪方式上,主要表现为使用威胁或者暴力的手段。
1,557 2022.04.17 -
00:57
如何处罚雇凶伤人行为
雇凶伤人在刑法中被评价为故意伤害的共同犯罪,雇凶的人和实际实施伤害行为人都是主犯,两者的社会危害性相同,都应该受到刑罚处罚。但教唆犯和实行犯的刑事责任需要根据伤害时的主观心态、客观行为等方面决定。如果伤害行为最后造成了轻微伤,则两者不构成犯
1,32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