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国外的华侨离婚应当向哪个法院起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国内结婚后到国外定居的华侨,在定居国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但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应当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理由拒绝受理的,当事人可以向我国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1、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我国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如国外一方在居住国法院起诉,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我国民法院有权受理。如果双方均为出国人员,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向出国前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 2、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我国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受理。 3、在海外结婚并定居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国籍所属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受理。 4、华侨同国内公民、港澳同胞同国内公民离婚的,应由国内一方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5、中国公民同在华的外国人要求离婚的,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不在国内,应由国内一方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6、出国人员同国内一方离婚的,应由国内一方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双方均为出国人员,应由出国前一方户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外国定居的华侨起诉离婚哪个法院有管辖权
在海外结婚并定居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国籍所属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受理。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
2021.10.13 180 -
华侨起诉起诉离婚在哪个法院?
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我国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如国外一方在居住国法院起诉,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我国民法院有权受理。
2020.03.10 159 -
华侨起诉离婚该去哪个法院办理
华侨起诉离婚的管辖法院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我国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 2、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
2021.04.24 87
-
外国定居的华侨起诉离婚哪个法院有管辖权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
2023-02-14 15,340 -
外国定居的华侨起诉离婚应由哪个法庭管辖
1、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我国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如国外一方在居住国法院起诉,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我国民法院有权受理。如果双方
2023-09-06 15,340 -
向国外华侨起诉离婚法院有受理权吗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应当审查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
2021-10-29 15,340 -
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离婚应该在哪里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条规定: 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婚
2023-06-13 15,340
-
00:52
对方常年在国外,应该到哪个法院起诉离婚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我国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如国外一方在居住国法院起诉,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我国人民法院有权受理。如果双方均为出国人员,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
599 2022.04.17 -
01:12
该向哪个法院起诉网贷平台应该向网贷平台所在地的法院,起诉网贷平台。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地域管辖的规定,公民对网贷平台提起诉讼,属于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此时是由被告住所地,也就是网贷平台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和网贷
3,920 2022.04.15 -
00:57
债权债务纠纷向哪个法院起诉对于一般债权债务纠纷的管辖法院,如果双方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的可以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交
1,56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