怂恿别人离婚违法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国人信奉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因此劝告他人离婚往往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幸福的婚姻是爱情的新生,不幸的婚姻却是爱情的坟墓。虽说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但是要视具体情况,如果一个在婚姻中处于痛苦的人,尤其是生活在家庭暴力阴影下的人,如果离婚对其是一种解脱,劝其离婚也不失为一种关心他的方式。正常的劝和或者劝离行为都不能上升为法律范畴。法律只规定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是不对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用暴力手段强行干涉他人结婚和离婚自由的行为。是中国刑法中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种。根据《刑法》分则条文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没有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属于自诉案件,只有告诉的才处理,不告不理。因此,处于关系他人,而去建议其离婚的情形,不属于违法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首先要看所在单位是否存在这样的制度,一般情况下,影响员工工作,导致其辞职,那么是可能属于严重违纪的。单位可能以此来辞退该员工,并且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
怂恿未成年人喝酒是违法的,因为未成年人他经不过成年人的诱惑,而且说他对酒的认识不足,很容易造成未成年人喝酒中毒,而引发身体的各种状况,如果未成年人在别人劝酒的情况下,身体发生任何状况,或者说发生交通事故,那些劝酒的人都需要负刑事责任的。
-
离职员工怂恿同事辞职是否违法
离职员工怂恿同事辞职不违法。一般情况下影响员工工作导致辞职,那么是可能属于严重违纪的。单位可能以此辞退员工,并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如果劳动者是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被迫辞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的给付标准如下:
2022.06.06 1,152 -
怂恿他人赌博犯什么法
对于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获取钱财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以赌博罪论处。赌博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主义的社会风尚。赌博不仅危害社会秩序,影响生产、工作和生活,而且往往是诱发其
2020.01.13 127 -
怂恿者什么罪
教唆罪,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罪。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和
2020.09.09 867
-
怂恿别人离婚犯法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 怂恿别人离婚不仅犯法,而且也是不道德的,如果行为人是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犯法,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会被人民法院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12-06 15,340 -
被人怂恿打架,被拘留5天,怂恿的人犯法嘛,
违法,教唆他人犯法的,按照其教唆的行为处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法律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
2022-10-10 15,340 -
警察怂恿我
据您所说,负责的警察存在私情,可以向其领导反映,要求重新对案情进行调查,现在您弟弟是被拘留了还是在家里,如果被拘留,建议委托律师进行会见,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保证案情不失真,方便您可以直接来电先说明一
2022-01-28 15,340 -
怂恿朋友嫖娼犯法吗
中国人信奉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因此劝告他人离婚往往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幸福的婚姻是爱情的新生,不幸的婚姻却是爱情的坟墓。虽说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但是要视具体情况,如果一个在婚姻中处于痛苦的人
2022-10-19 15,340
-
01:07
没离婚怀了别人的孩子犯法吗
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二人对对方负有忠诚义务,其中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生育子女的,当然违反了忠诚义务,违反了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属于违法行为。受害一方可以以此为由,表明夫妻二人之间感情已经完全破裂,并且不可挽回。在此基础上,向法院提起离
1,103 2022.06.15 -
00:58
借别人银行卡转账违法吗
借别人银行卡转账违法。所有的信用卡和借记卡只能让本人使用,如果把自己的卡借给他人使用,因此产生的任何后果,都需要让本人负责。如果存在犯罪行为,例如:贩毒、洗钱、走私、诈骗等,或者与他人产生经济纠纷的,那么公安机关会通过身份证和银行卡追究持卡
11,872 2022.05.11 -
01:11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吗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情节较轻则不构成犯罪。如果说别人出轨涉及到为了败坏他人名誉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而且具备严重情节,就构成诽谤罪。所谓严重情节,是指存在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等情况。根据相
7,00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