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家庭暴力怎么办,该如何调整情绪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孩子受到家庭暴力后,很多时候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会产生恐惧心理,不敢也不知道找谁,但这时候最需要鼓起勇气向他人寻求帮助。”这是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刘道语对自己多年从事心理辅导后的一个总结。 儿童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体力上,都属于绝对的弱势群体,因此在社区和学校这些能让孩子接触到的地方,需要加强教育力度,以往社会对儿童身体安全讲得比较多,但对儿童心理安全却很忽视。现在,到了要把心理安全和心理健康提到重要日程上的时候了。 追寻家庭暴力的源头,其成因是家庭成员负面情绪过多、攻击性情绪增长,出于释放能量的一种需要而产生的暴力行为。这样的情绪如果转化得当,成为正面的能量,就会是利他的、有建设性的,如果释放转化不当,就会成为暴力,有毁灭性的能量。 从心理健康角度讲,这样的行为是可以预防的。主要是提高家长的个人素质。家长的方式会影响到孩子,因此家长要对自己有所认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达方式,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因此,要预防和解决家庭暴力,就要提高家长的情绪认知、管理和沟通方式,提高家长的个人综合素质。父母之间的事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父母的和谐孩子可以感受得到,创建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很重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当事人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处理家庭暴力的问题: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安全保护令;然后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受理侦查,对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家庭暴力孩子由父母双方抚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
家庭暴力应该怎么办呢?
家庭暴力的处理方式:受害人或其近亲属可以找受害者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部门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
2020.01.20 142 -
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家庭暴力该如何取证
遭遇家庭暴力: 1、报警求助,保留报警回执; 2、验伤保留病例资料。 当自己遭遇到家庭暴力时,首先要想到留下证据: (一)在24小时之内向当地警署报警并开验伤单; (二)到附近医院去验伤; (三)将被殴打致伤的部位拍摄成照片保留下来。
2021.01.04 246
-
家庭暴力,孩子该怎么办?
可以起诉离婚,起诉取得孩子的抚养权。女性在男性的生活环境中没有养育孩子的能力,养育孩子也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不利影响,主张获得监护权。
2021-10-22 15,340 -
家庭暴力的孩子该怎么办
一方对孩子的事实家庭暴力,另一方应及时制止,并向公安部门报警。或向加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联等单位投诉,反映或求助。如果家庭暴力严重,将受到行政处罚。
2021-11-03 15,340 -
孩子的家庭暴力该怎么办?
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相关规定:《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
2022-05-09 15,340 -
孩子被家庭暴力该怎么办
《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未成年人因遭受到家庭暴力,使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可以到寻求社会救助。每个地级市都有这样的安置站,临时照管未成年人。所以,儿童确实遇到严
2022-04-15 15,340
-
01:23
家庭暴力怎么办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遇到家庭暴力了怎么办 当遇到家庭家暴时,建议采取以下方式: 1、拨打110报警,当遇到家暴时,应该立刻进行报警,并保留报警记录。如果家庭暴力的行为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或其他犯罪的,公安部门通常会进行立案侦查,追究家暴者有关的
3,295 2022.04.15 -
01:15
因家庭暴力离婚孩子应该归谁
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问题首先应由离婚双方协商决定,无法协商的,应诉至人民法院解决。因家庭暴力离婚时,如果实施家庭暴力的一方动辄打骂子女,子女与其共同生活明显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则孩子应随另一方生活。如果家庭暴力行为并未对子女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769 2022.04.17 -
01:07
碰到家庭暴力怎么办
首先,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了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另外,家庭暴力属于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判离情形,且无过错方在离婚时有权请求损害
1,25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