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法院判决失职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执行判决.判决失职罪是指司法人员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责任或违法采取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当事人或其他人利益受到严重损失的行为。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1、当事人或其近亲自杀害,自残严重受伤,死亡或精神异常2、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不足15万元,间接经济损失75万元以上3、法人或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不足3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4、公司、企业等公司停业,停产1年以上或破产5、其他当事人或其他人受重大损失的情况。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一、(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判决失职罪立案标准是:本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严重不负责任,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就应当立案追诉。裁定失职罪是指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致使当事人或者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执行判决失职罪的立案标准为: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严重不负责任,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就应当立案追诉。裁定失职罪是指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致使当事人或者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执行判决失职罪立案标准?
执行判决失职罪立案标准: 1、司法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 2、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 3、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2020.03.02 116 -
那么执行判决失职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执行判决失职罪立案标准是:致使当事人或其近亲属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5万元,间接经济损失75万元以上;造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
2020.12.01 85 -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立案标准如下:致使当事人或者是其近亲属自残,从而导致其重伤或者精神失常的;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十五万元以上的,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十五万元,但是间接经济损失七十五万元以上的;造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
2020.06.29 211
-
执行法院判决失职罪立案标准
执行判决.判决失职罪是指司法人员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责任或违法采取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当事人或其他人利益受到严重损失的行为。涉嫌以下情况之一
2021-10-12 15,340 -
失职罪立案标准什么是执行判决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一节第七项规定,执行判决、裁定失职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致使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2
2022-07-03 15,340 -
执行判决失职罪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一节第七项规定,执行判决、裁定失职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致使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2
2022-06-02 15,340 -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立案标准是什么的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立案标准:造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致使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
2022-06-12 15,340
-
01:30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可以得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也就是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应予以立案。也就是说,负有执行义务的行为人,在涉嫌以下行为之一的,
6,270 2022.04.17 -
01:11
过失决水罪立案标准
过失绝水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中的一种,它是指行为人过失绝水,引起了水灾,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所侵犯的法益是公共安全,也就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以及重大的公私财产安全。过失决水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实施了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
1,335 2022.04.17 -
01:40
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不是所有的职务侵占行为都能达到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必须符合对应的条件才可以刑事立案,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职务侵占的数额大小。 职务侵占罪具体立案标准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捷,将本公司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涉及占有金额较大的
5,97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