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杀人判几年?刑事责任是什么?

杀人判几年?刑事责任是什么?

2022-10-27 15:4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27回复

专业分析:

如果被刑拘,则说明已涉嫌犯罪,建议及时委托律师,如需帮助,可来电详谈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杀人一般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的刑期根据犯罪情节轻重和犯罪后果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定,可以酌情决定是否减免刑事责任以及如何减免刑事责任。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根据法律,如果该未成年人不满14周岁,那故意杀人的,一般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也就是不会被判刑。如果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故意杀人的都构成犯罪。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至于具体量刑,还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节。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未成年人犯罪,注重的不是惩罚,是以教育为主。

律师普法更多>>
  • 刑事责任未成年人杀人怎么判刑
    刑事责任未成年人杀人怎么判刑

    未成年杀人已满十二岁的,应负刑事责任,在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基础上从轻减轻处罚,不满十二周岁的不予刑事处罚,可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2020.02.21 145
  • 刑事责任打人判几年
    刑事责任打人判几年

    刑事责任打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0.07.02 161
  • 打人判几年刑事责任
    打人判几年刑事责任

    打人的刑事责任: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2020.12.12 153
专业问答更多>>
  •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杀人判几年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杀人的,怎样判刑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

    2022-10-14 15,340
  • 年满14周岁杀人刑事责任怎么判定?判几年?

    已到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有意杀人、有意伤害使人重伤或者丧命的,应当负刑事职责。另犯罪的时候不满18岁的人不适用死刑。有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2022-07-13 15,340
  • 杀人判几年刑事?

    我国刑法基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条件,依据我国的地理、气候条件,根据国家对少年儿童的政策,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如下规定: (1)不满14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即不满

    2022-08-13 15,340
  • 未成年杀人怎么判刑刑事责任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2022-08-3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年龄有什么规定 00:26
    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年龄有什么规定

    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年龄规定如下: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3,199 2022.04.17
  • 杀人罪判几年 01:08
    杀人罪判几年

    杀人罪,通常是行为人故意或者过失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行为的总称; 杀人罪在主观上包含了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故意一般包含行为人故意实施、有计划性的故意、非计划性的故意等多种形式;过失则包含轻率过失杀人、疏忽过失杀人等不同的情况。 根据我国《

    514 2022.04.17
  • 过失杀人判几年 01:06
    过失杀人判几年

    过失杀人的,一般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判处3年至7年的有期徒刑;如果过失杀人情节较轻,则应减轻处罚,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存在两种形式,其一,行为人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但行为人因为疏忽没有意识到其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最

    1,372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