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不还到底是不是牢狱之灾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借款不还有下列行为,可能会有牢狱之灾:(一)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二)伪造、毁灭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与他人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和解等方式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六)对执行人员进行侮辱、围攻、扣押、殴打,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七)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八)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致使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资不抵债的,法定代表人不需要坐牢。公司资不抵债法定代表人是会承担一定责任和风险,但是这个责任和风险并不包括刑事责任,因为公司资不抵债并不是一种犯罪行为。公司资不抵债的申请进行破产或者重整即可。 不过如果法定代表人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下列行为且构成犯罪的,则需要坐牢: 一、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二、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三、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四、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五、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六、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需要分情况具体分析。拘留有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行政拘留一般不超过十五天,刑事拘留往往预示着触犯刑法,判刑之后就开始执行刑罚,拘留的天数在执行刑罚的时候扣除。
-
缓刑,是不是到了监狱就不用坐牢了
在法律上缓刑就等于不用坐牢,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2020.06.16 282 -
公司资不抵债法定代表人有没有牢狱之灾
一般公司资不抵债的法定代表人不需要坐牢。因为公司的债务即责任应当由公司承担,法定代表人并不承担连带责任。但如果法定代表人本身存在犯罪行为的,则是需要坐牢的。 比如法定代表人存在下列情况构成犯罪的,法定代表人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一、超出登记
2020.04.12 100
-
借款不还会是牢狱之灾吗?
、借款不还有下列行为,可能会有牢狱之灾:(一)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二)伪造、毁灭有关被执
2022-04-26 15,340 -
借款不还会有牢狱之灾?
、借款不还有下列行为,可能会有牢狱之灾:(一)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二)伪造、毁灭有关被执
2022-04-20 15,340 -
借款不还有牢狱之灾吗
、借款不还有下列行为,可能会有牢狱之灾:(一)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二)伪造、毁灭有关被执
2022-04-20 15,340 -
民间借款不还会是牢狱之灾吗
、借款不还有下列行为,可能会有牢狱之灾:(一)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二)伪造、毁灭有关被执
2022-05-01 15,340
-
01:12
借钱不还会不会坐牢
个人借贷很少涉及刑法,一般都由债权人到法院起诉债务人,属于民事诉讼,不会坐牢。但是如果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涉嫌刑事犯罪,可能会坐牢:1、债权人起诉到法院后,法院判决债务人在一定时间内还款,但债务人无正当理由拒不还款的,债权人有权到人民法院申
4,157 2022.04.15 -
01:21
借款人欠钱不还找不到人怎么办
借款人欠钱不还,带好借条、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写好起诉状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找不到人的,有对方的身份信息具体地址也能起诉。在借贷纠纷案件中,原告作为债权人行使债权请求权,应该主张其请求权成立并已经届期,为此其应该向法院提供其权利发生并
624 2022.04.25 -
01:07
借款到期不还诉讼时效多久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迟迟不肯还款的,债权人最好在欠条上写的日期后的三年内,到人民法院进行
2,62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