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办案流程及时间是多少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刑事案件要经过三个阶段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法院审理阶段;2、一般刑事拘留以后,侦查机关要在7天内,重大复杂的共同犯罪等案件30天内向检察院申请批捕,检察院在7天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检察院在逮捕后,还是侦查阶段,一般期限2个月;然后检察院审查起诉,一般45天;法院审理阶段,一般45天内判决;当然这不包括申请延长和补充侦查的期限。3、取保候审是强制措施的一种,可以申请,但是是否批准要办案机关综合具体的案情(如:一般根据案情法定最高刑3年以下,案件事实是否查清,认罪态度如何,取保候审是否会危害社会,是否会干扰证人作证,是否会串供、是否有适格的保证等具体案件情况)来确定是否批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刑事案件流程及时间是什么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和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二个月。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163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
公诉刑事案件流程及时间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流程如下: 1、侦查机关接受报案人或控告人的举报,或侦查机关自行发现犯罪线索,予以立案侦查。 2、侦查机关侦查终结,认为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向人民检察院提请公诉,检察院经对侦查机关移送起诉案件进行审查,对认为证据确实充分的
2020.11.30 539 -
刑事案件公诉流程及时间
公诉刑事案件的处理流程如下: (1)侦查: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2)审查起诉: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
2020.11.15 536 -
刑事案件流程是怎样的
刑事案件流程具体如下: 1、侦查。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受
2022.07.25 3,583
-
刑事案件办案流程及时间是怎样的呢?
1、刑事拘留期限:公安机关对涉嫌刑事拘留的人的拘留期限是14天,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拘留期限是37天;2、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
2022-05-04 15,340 -
刑事案件办案流程及时间
1、刑事案件要经过三个阶段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法院审理阶段; 2、一般刑事拘留以后,侦查机关要在7天内,重大复杂的共同犯罪等案件30天内向检察院申请批捕,检察院在7天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检察院
2022-01-25 15,340 -
刑事案件办案流程及时间?
1、刑事拘留期限:公安机关对涉嫌刑事拘留的人的拘留期限是14天,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拘留期限是37天;2、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
2022-04-04 15,340 -
刑事案件结案流程及时间
1、刑事案件要经过三个阶段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法院审理阶段;2、一般刑事拘留以后,侦查机关要在7天内,重大复杂的共同犯罪等案件30天内向检察院申请批捕,检察院在7天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检察院在逮
2022-04-27 15,340
-
01:57
刑事案件最快多长时间结案
依据刑事案件的办案流程,一般只有最长多久可以结案的规定,其实过程中是没有最快多长时间结案的规定。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刑事案件一般大致需要经历侦查阶段(公安部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和审判阶段(法院)三个阶段。 侦查阶段的执行部门
1,370 2022.04.17 -
00:54
刑事案件申诉流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提出申诉需要提交三项材料:第一,写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以及申诉的事实与理由的申诉书;
2,764 2022.04.15 -
00:58
刑事案件处理流程
刑事案件的处理流程大概为以下几步骤:第一,报案。一般由被害人、第三人报案。第二,初查。公安机关根据报案内容是否属实判断是否立案。第三,立案。第四,采取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在初查立案过后查封、冻结相关账户或赃物,并及时对相关人员实行强制措施。第
3,90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