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火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主观方面是过失; 2、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3、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4、侵害的客体则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客体要件。本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两种情况。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需要从犯罪构成的四要件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三、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四、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
失火罪的犯罪构成
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既可
2020.01.09 167 -
失火罪的犯罪构成有什么
失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3、行为人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
2020.03.01 90 -
失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呢?
失火罪的犯罪构成是:主观方面是过失,主体是一般主体;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侵害的客体则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020.09.08 120
-
失火罪的犯罪构成应是什么的
1、主观方面是过失; 2、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3、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4、侵害的客体则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022-07-19 15,340 -
失火罪的犯罪构成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从实践来看,本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
2022-10-11 15,340 -
失火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是什么, 失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包括哪些
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过失酿成火灾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一)失火罪的客体要件 失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
2022-03-05 15,340 -
失火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构成要件有哪些?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从实践来看,本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
2022-03-15 15,340
-
01:13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什么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 1、主体要件,行为人具有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主观要件,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3、客体要件,犯罪行为侵害的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4、客观要件,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
2,402 2022.08.01 -
01:11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在犯罪主体方面,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 4、在主观方面
871 2022.07.02 -
00:55
替人顶罪构成什么犯罪
替人顶罪构成包庇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为帮助其逃避刑事追究,故意顶替犯罪的人欺骗司法机关的,构成包庇罪。这里的“明知”,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接触被窝藏、包庇的犯罪人的情况,以及行为人和犯罪人的供述等
3,60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