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诉讼中的原被告如何确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原告:一般在医疗行为中受到损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患者是原告。如果患者死亡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作为原告起诉。 2、被告:必须具有执业许可证和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才是被告。一些国家机构,企业事业单位他们设立的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和诊所,这些门诊部有执业资质但是不具有法人资格,所以这些门诊部并不能成为被告,而设立门诊部的单位才可以成为被告。患者在两家以上的医院就诊的,就诊的所有的机构都可以成为被告。如果没有查明案件事实的时候,人民法院可以依照职权追加患者就诊的其他家医疗机构为被告主体。当医疗产品或者输入的不合格血液导致患者发生损害,患者可以将医疗机构和这些产品的生产方或者提供商列为共同被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原告:一般在医疗行为中受到损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患者是原告。如果患者死亡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作为原告起诉。 2、被告:必须具有执业许可证和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才是被告。一些国家机构,企业事业单位他们设立的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和诊所,这些门诊部有执业资质但是不具有法人资格,所以这些门诊部并不能成为被告,而设立门诊部的单位才可以成为被告。患者在两家以上的医院就诊的,就诊的所有的机构都可以成为被告。如果没有查明案件事实的时候,人民法院可以依照职权追加患者就诊的其他家医疗机构为被告主体。当医疗产品或者输入的不合格血液导致患者发生损害,患者可以将医疗机构和这些产品的生产方或者提供商列为共同被告。
-
如何确定行政诉讼中原告和被告
在行政诉讼中确定原告的方式为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告的确定方式为一般情形下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2020.01.12 136 -
行政诉讼中如何确定原告和被告
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
2022.09.03 218 -
如何确定行政诉讼法中的原被告
原告确定: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告确定: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2020.12.18 159
-
医疗纠纷诉讼后如何确定原被告
发生医疗纠纷后,原告一般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患者,被告是具有执业许可证和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当医疗产品或者输入的不合格血液导致患者发生损害,患者可以将医疗机构和产品的生产方或者提供商列为共同被告
2022-06-04 15,340 -
发生医疗纠纷如何确定原被告
发生医疗纠纷后,原告一般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患者,被告是具有执业许可证和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当医疗产品或者输入的不合格血液导致患者发生损害,患者可以将医疗机构和产品的生产方或者提供商列为共同被告
2022-06-04 15,340 -
医疗纠纷如何确定被告
发生医疗纠纷后,原告一般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患者,被告是具有执业许可证和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当医疗产品或者输入的不合格血液导致患者发生损害,患者可以将医疗机构和产品的生产方或者提供商列为共同被告
2022-06-06 15,340 -
发生医疗纠纷后如何确定原被告
发生医疗纠纷后,原告一般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患者,被告是具有执业许可证和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当医疗产品或者输入的不合格血液导致患者发生损害,患者可以将医疗机构和产品的生产方或者提供商列为共同被告
2022-05-12 15,340
-
01:07
医疗纠纷诉讼中要如何举证
医疗纠纷诉讼中,原告以及被告都应当举证。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可以知道,医疗纠纷诉讼的举证责任主要包括下面两点: 第一,患者作为原告,应当承担初步的举证责任,证明自己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医疗合同关系,同时接受了医
1,535 2022.04.17 -
01:19
医疗纠纷诉讼中应该怎么举证
在医疗纠纷诉讼中,患者和医疗机构都需要举证,但两者的证明责任不同。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医疗纠纷诉讼的举证规则主要包括下面两点: 第一,作为原告的患者,应当承担初步举证责任。首先,患者应当证明自己与医疗机构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可以提
1,161 2022.04.17 -
01:14
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因此,在法律没有其他规定的情况下,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具体来说,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应从权利人知道或者
1,08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