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期间应注意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假释一般都会设定一定的考验期 ,根据《刑法》规定,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那么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我们又该要注意些什么呢。根据《刑法》第八十四条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综上可知,对于诈骗犯罪的服刑人员来讲,如果满足了法律规定的假释条件的话,那么也是可以被假释的。而具体怎样才能假释,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刑法》第81条第1款,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假释期间要主要以下方面: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假释期间犯罪需遵守的规定有: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
假释期间要注意什么?
根据法律规定,假释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有: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2020.09.05 116 -
假释期间要注意什么
假释期间要主要以下方面,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
2020.12.19 162 -
假释期间要注意什么呢
犯罪分子在假释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有: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2020.02.02 79
-
假释考验期间应注意什么?
假释考试期间应遵守的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的,应当报监督机关批准。
2021-10-31 15,340 -
假释期间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根据法律规定,假释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活动;遵守监督机关的规定;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搬迁,应当报监督机关批准。
2021-12-20 15,340 -
假释期间要注意什么
根据《刑法》第八十四条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
2021-01-06 15,340 -
假释期间要注意什么?
期间要注意什么?根据《》第八十四条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
2022-08-22 15,340
-
01:13
监狱假释是什么意思
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患有严重疾病或确有悔改表现,认为其不至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此外,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如果再犯新罪的,
4,030 2022.04.17 -
01:24
什么是假释
假释一般是针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在执行一段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积极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同时也不再导致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种制度。 申请假释的条件有: 1、假释对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
123 2022.04.17 -
00:56
签合同应该注意什么
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明确合同的形式,合同的形式包括了书面形式,口头形式,还有其他的一些方式。双方最好是采取书面形式签订合同; 2、准确的斟酌合同用词、用语,一定要做到内容具体明确,用语规范,用词严谨,排除歧义; 3
557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