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对审判官回避原则是如何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元代诉讼中的回避制度唐朝法律首次规定了较为完整的回避制度。唐《狱官令》规定:凡法官审案,遇有原被告与法官有五服之内的亲属关系及大功以上的婚姻之家、或有仇嫌关系、或曾是自己的受业师、或曾经是本部都督、刺史、县令等上下级关系的,都要更换审判官。与现在法律不同的是,提出回避的是法官自己,至于被告有无权利提出要法官回避,没有明文规定。关于更换法官也只是“皆须听换”,是任意性较大的文句,并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有应回避的情况面不回避的该怎么处理,唐代法律中也没有明文规定。元代在唐、宋法律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听讼回避制度,规定法官审案听讼,“事关有服之亲,并婚姻之家及曾受业师”的亲故,或有仇嫌之人,都应该回避。如果应回避而不回避,各以被告原应判处的罪名论处(反坐制度)。比之唐、宋律更为明确,从一种任意性规范发展为强制性规范。二、元代诉讼中的代诉制度元代民事诉讼中的诉讼代理制度。法定需要诉讼代理的人有老幼废笃疾、妇女及有品官员(在任和致仕)三类:首先,老幼废笃疾。这些群体在诉讼中需要代理的多为民事诉讼的内容,代理人由同居亲属充当。但当他们受到同居亲属侵犯时,允许他们自己起诉。说明元代诉讼代理具有保护弱者权益的倾向,体现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其次,妇女是诉讼中需要代理的另一类群体。诉讼代理内容仍是民事的,对"寡居无依,及虽有子男,别因他故妨碍,事须论诉者",允许妇女自己起诉,这对保护妇女权益具有积极作用。最后,居官者或致仕品官与平民发生民事诉讼,需诉讼代理。这里提到官员与民争诉的内容是民事诉讼范围。当官员与百姓发生民事诉讼时需要诉讼代理是因为封建社会中认为官员与百姓发生纠纷对质公堂,实伤风化。根据《元典章·诉讼·代诉》规定,元代禁止三类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妇女、佃人、干人。元代诉讼代理的内容多在民事范围中,这一制度的实行,有效的提高了民事诉讼效率,并在法定代理中进行变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社会中弱者(一、二类)的权益。对此,有学者指出"一般人民许与代理诉讼者,殆自元始"。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法律上对审判原则有如下规定:依法独立审判;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必须平等适用法律;适用于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诉讼;公开审判;被告有权辩护;合议制;回避制度,审判员不参与审理与自己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的案件。
我国规定为醉驾的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醉酒驾驶是指当事人因饮酒后导致其神志完全或部分丧失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上路的行为。
-
我国法律对认定刑事判决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关于鉴定的规定是: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名。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020.04.08 134 -
-
我国对涉外离婚管辖权原则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对涉外离婚管辖权原则规定是遵循法定原则;即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管辖法院诉讼离婚,如果当事人是在国内办理的结婚登记的,由婚姻缔结地或者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是在国外结婚并定居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者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
2020.04.13 130
-
公证活动中的回避原则是哪些?回避原则在法律上如何定义?
回避是指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鉴定人员、翻译人员、书记员发现案件与自己有利害关系,必须退出对本案的承办。当事人也有权依法申请案件承办人员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程序和审批权限由法律规定
2022-08-06 15,340 -
法院审判有回避原则吗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回避,由审判长决定。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
2022-07-23 15,340 -
行政诉讼中法官如何申请回避?行政诉讼法对回避是如何规定的?如何
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平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上述回避,同样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
2022-03-05 15,340 -
人民法院审判回避原则是什么?
人民法院审判回避原则是审判人员和其他法定人员在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时,退出对本案审理的制度。回避制度是为了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判而设立的一项制度。根据法律规定,回避的人员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整
2022-08-02 15,340
-
02:19
我国法律对父母赡养费标准是如何确定的我国法律对于父母的赡养费标准是如何确定的?法律上对于父母赡养费标准没有确定一个具体的数额或者是标准,实践当中啊,法律规定的赡养义务是指老人没有生活能力、生活困难然后需要子女们尽赡养义务,子女们才应该给钱,这是一个前提条件。但具体给钱多少,它
1,903 2021.03.24 -
01:23
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1)成文的罪刑法定。①法律主义。这是指只有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才有权规定犯罪和刑罚,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等无权规定犯罪和刑罚,即罪刑法定中的“法”不包括行政法规等。②禁止习惯法。虽然习惯法体现民意,但因为不成文,缺乏明确性,违反了预测可能性原
5,086 2022.04.15 -
01:02
什么是避风港原则避风港原则是指在发生著作权侵权案件时,当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只提供空间服务,并不制作网页内容,如果ISP被告知侵权,就有删除的义务,否则就被会视为侵权。如果侵权内容既不在ISP的服务器上存储,又没有被告知哪些内容应该删除,则ISP不承担
2,18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