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如何判断消费者是否遭受欺诈?

如何判断消费者是否遭受欺诈?

2024-11-15 11:1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台湾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4-11-15回复

专业分析:

判断经营者是否构成消费欺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采用的手段: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如果有以下行为之一,就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谎称正品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2. 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个别消费者应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认定消费欺诈行为并不要求消费者有实际的损失或者损害发生,只要经营者的行为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 3. 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虽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但从文义上理解,欺诈就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欺诈”二字本身已经揭示经营者具有主观故意。所以,在下列六种情形下,经营者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故意,就属于欺诈: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或厂址、篡改生产日期的商品,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销售伪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应当受到处罚并承担责任的行为。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所以,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与诈骗罪之间,是存在共同点的。构成诈骗的一定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但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不一定构成诈骗罪。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修车偷工减料属于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谎报用工用料、加收费用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当认定为欺诈行为。而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本案中刘某去修理厂修理受损车辆,修理厂不按收费项目维修,法院判定修理厂行为构成欺诈。

律师普法更多>>
  • 2023消费者遭遇欺诈可要求加倍赔偿
    2023消费者遭遇欺诈可要求加倍赔偿

    本案中,服装专卖店的行为属于典型的消费欺诈行为。修正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因此

    2024.05.30 33
  • 欺骗消费者怎么赔偿,欺诈消费者赔偿标准,欺诈销售
    欺骗消费者怎么赔偿,欺诈消费者赔偿标准,欺诈销售

    第一条为制止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的欺诈消费者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

    2024.06.07 31
  • 欺诈消费者是诈骗行为吗
    欺诈消费者是诈骗行为吗

    一般来说,经营者的下列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假的“清仓

    2024.04.28 29
专业问答更多>>
  • 消费者遭受欺骗如何获得救济

    1,《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第十九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商店提供商品应当明码

    2022-05-09 15,340
  • 怎么判断一个商家是否欺诈消费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3月15日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根据经营者在提供商品

    2022-04-27 15,340
  • 消费者遭受欺骗是否可以追索赔偿?

    受到侵害的消费者可以拨打12021进行投诉。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根据《

    2022-07-11 15,340
  • 消费欺诈维权期限如何判断?

    现在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起诉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消费者应当辩识何谓商家“欺

    2022-08-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301 2022.04.17
  • 什么是欺诈罪 01:20
    什么是欺诈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没有欺诈罪,只有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达到诈骗罪既遂,需满足以下要求:犯罪人实施欺骗行为,使得受骗人产生错误认识,受骗者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犯罪人或第三者因此取得财产,最后受

    1,235 2022.04.15
  • 一方长期遭受家暴如何起诉离婚 01:18
    一方长期遭受家暴如何起诉离婚

    一方长期遭受家暴,起诉离婚需要做的工作如下: 1、确定诉讼请求:受害方可以主张的权利包括了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要求子女抚养权归己方所有。未成年人的父母应当为未成年人提高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在离婚诉讼中一方有

    1,996 2022.11.24
损害赔偿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