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更改身份证号码,应如何解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向其学籍所在地的学校提出更改学籍信息的申请。 也可以先咨询班主任或者校方的负责人,在提供(真)实有效的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给学校教务处学籍员审核。
结婚证的号码与身份证号不一致,当事人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换领。申请变更结婚证上的身份证号码,应按照补领结婚证的程序,婚姻登记机关重新发结婚证,同时收回原结婚证。 扩展资料: 根据《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第二十九条规定,内地居民办理结婚登记应当提交本人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因故不能提交身份证的可以出具有效的临时身份证。居民身份证与户口簿上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应当一致;不一致的,当事人应当先到有关部门更正。户口簿上的婚姻状况应当与当事人声明一致。不一致的,当事人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供能够证明其声明真实性的法院生效司法文书、配偶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等材料;不一致且无法提供相关材料的,当事人应当先到有关部门更正。当事人声明的婚姻状况与婚姻登记档案记载不一致的,当事人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供能够证明其声明真实性的法院生效司法文书、配偶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等材料。
-
身份证绑定的手机号码如何改
驾驶证手机号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更改。一种方式:可以到驾驶证核发地的车管所重新登记并更改。另一种方式:网上更改。在网上修改驾驶证手机号码的步骤: 1、登录已注册的省交通服务网或网上车管所。 2、点选用户信息管理,选择用户手机号码变更。
2024.07.06 29 -
没有身份证号码能起诉吗,法律上如何解决?
不知道对方的身份证号码是不能起诉的,一般来说起诉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只知道对方的姓名而没有身份证号码的,是无法确定明确的被告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
2024.05.13 13 -
身份证号码变更原因
身份证号码变更的原因如下: 1、户籍登记信息变更:由于户籍登记信息发生变化,如出生日期、性别、民族等,导致身份证号码也随之变更。 2、行政区划调整:当行政区划发生变化时,如乡镇合并、区划调整等,也可能导致身份证号码的变更。 3、身份证重号:
2023.12.21 128
-
我能随意更改身份证号码吗
个人身份信息泄露,尤其是身份证号码的泄露,通常不会对个人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然而,这种情况下,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利用、盗取或伪造身份证,从而给个人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应立即
2024-11-24 15,340 -
身份证号码被盗用,但身份证号码是非法持有,该怎么改变身份证号码
该案例的当事人应该清楚一点,身份证号码是无法更改的,因为,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根据《身份证法》第三条规定,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
2022-02-23 15,340 -
身份证号码重号问题的解决方法
根据《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第二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办理结婚登记时,应当提交本人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如果因故无法提交身份证,则可以出具有效的临时身份证。身份证和户口簿上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公民
2024-11-12 15,340 -
如何去除实名制和身份证号码?如何修改实名制和身份证号码?
假设您已知晓某人的身份证号和姓名,您并不一定能够查到其家庭住址。原因如下:首先,这些信息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受法律保护,除非经过法定程序,否则不得泄露或查询;其次,身份证号码仅显示持卡人的出生户籍所在地
2024-11-09 15,340
-
00:57
怎么改身份证号码
身份证号码不能更改。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公安机关会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指纹信息、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
8,015 2022.04.12 -
01:00
社保账户是不是身份证号码
社保账户是身份证号码。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社会保障号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人力资源和
8,694 2022.04.12 -
01:01
社保卡身份证过期如何更新
更新社保卡身份证过期信息的,可以在社保卡有效期到期前三个月,携带有效证件到合作银行任意网点申请换发社保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
14,73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