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在什么情况下可中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有关探望中止的规定:非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在实施子女探望权过程当中,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比如探望权人(不带孩子的一方)有吸毒、赌博、酗酒、家庭暴力等恶习,患有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或利用探望机会让自己的孩子藏匿起来,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中止非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子女探望权。 以上是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如何行使的全面解答,夫妻离婚后,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有协助非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行使探视权的义务,同时,探望权的行使不得损害子女的身心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患有严重精神病或尚未治愈的烈性传染性疾病的; 2、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子女的; 3、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离婚后可以终止探望权的情况有: 1、被探望人死亡; 2、探望权人死亡; 3、被探望人已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4、探视一方因为自己的探视而给子女造成严重影响的等情形。
-
离婚探望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
一般来说,如果有以下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可以要求法院暂停探望权: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探望
2022.04.14 193 -
离婚探视权什么情况下可以终止
离婚后可以终止探视权的情况: 1、被探望人死亡; 2、探望权人死亡; 3、被探望人成年。 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系与人身有紧密联系的权利,应当属于亲属权,是一种身份权利,一般不会因双方婚姻关系的终结而消亡。
2021.02.23 92 -
离婚探望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
一般而言,具有下列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时,可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1.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 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 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犯
2021.01.21 94
-
什么情况下中止探视权?
中止探视权的情形有探视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法律规定,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2022-06-09 15,340 -
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出中止探视权?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只要对未成年子女起到了抚养、教
2021-09-08 15,340 -
什么情况下法院可以中止探视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
2022-05-24 15,340 -
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行使探视权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当事人如果想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
2022-01-29 15,340
-
01:02
离婚孩子探视权怎么规定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有探望子女的权利。从法理上来说,探望权是基于亲权的一种派生权利,只要身份关系存在,探望权就应该是非直接抚养一方的权利。离婚孩子探视权规定如下: 1、协议离婚的,双方可以对孩子探视权的问题进行直接交谈,可以约
4,531 2022.08.05 -
01:03
离婚探视权能接孩子吗
我国并没有对探视权能否接走孩子,作出明确法律规定。 父母双方可通过协商决定探视的时间、方式,无法协商一致时,法院可以作出具体判决。 通常会从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角度,结合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判定,同时要考虑到探视权的行使不能影响到未成年人
1,274 2022.04.15 -
01:05
离婚孩子探视权法律规定
我国民法典中关于探视权的规定如下: 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 2、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3、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
61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