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期间工资公司是否可以克扣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期间工资如何发放: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第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第三,产假,领生育津贴产假包括:98天+30~60天(各省人口与条例延长生育假)+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领生育津贴。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但它的计算方法与在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所以有规定: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就高领取,简单说来就是: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就OK,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第四,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工资按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第五条女职工生育按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产假。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每月平均工资发放,有生育保险金支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休产假期间公司是发工资的。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
-
工作期间请病假,是否可以扣绩效工资
病假扣绩效是属于合法的,首先员工的绩效是根据员工工作情况而给予员工的奖励性待遇,在达标的情况下可以全额领取,员工请假没有工作,那么就没有绩效工资。第二员工在病假期间的工资有法律规定,是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的80%。所以没有扣员工的基本工
2020.04.27 297 -
公司是否可以扣员工工资
公司不可以扣员工工资。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公司拖欠工资的解决办法如下: 1、双方进行协商; 2、协商不成,申请工会介入或者向劳动仲裁
2022.08.24 269
-
产假期间工资公司可以克扣吗
期间工资如何发放: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第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
2022-08-26 15,340 -
休产假期间公司以各种理由克扣工资
劳动者依法休产假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的正常工资发放,即2100发放,用人单位不得非法克扣劳动者的合法工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
2022-02-13 15,340 -
公司是否可以克扣员工工资?
公司不能随便克扣员工工资,具体规定如下: 一、基本工资不能随意更改 降低基本工资是属于劳动合同的更变,双方需要商讨一致,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肆意更改。 二、加班薪酬不能随意下降 对职工来说,加班费的多少
2022-04-18 15,340 -
公司是否可以克扣员工工资
公司不能随便克扣员工工资,具体规定如下: 一、基本工资不能随意更改 降低基本工资是属于劳动合同的更变,双方需要商讨一致,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肆意更改。 二、加班薪酬不能随意下降 对职工来说,加班费的多少
2022-03-21 15,340
-
01:39
产假期间工资怎么发放产假是指,女职工在生育过程中依法享有的假期待遇。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在我国女职工分娩后,可以享受98天的产假;而怀孕期间,可以享受15天的长假。产假期间女职工的福利待遇,需要按照产前和产后来进行区分。分娩前,女职工享有15日的产
20,135 2021.04.25 -
00:50
员工休产假期间社保费怎么扣员工休产假期间,社保费还是按照以前的情况进行扣除。法律明确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因此,员工的产假是法定的,用人单位不得因休产假而降低员
7,006 2022.05.11 -
00:58
试用期期间公司可以辞退员工吗职工尚在试用期间,公司有正当理由的话,公司当然可以辞退职工。具体来说,这主要依据了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1条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职工的试用期间,如果职工出现了法律规定的过失性的错误,这时候用人单位就有权利单方解除地劳动合同。具体包括
3,23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