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动产物权,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不动产物权的涵义是:以土地、房屋等不能移动的财产作为权利标的物权。我国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取得、变更不动产物权以不动产所有权登记为标志,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一条 登记事项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完成登记。不动产登记机构完成登记,应当依法向申请人核发不动产权属证书或者登记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主物转让的,从物随主物转让,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标的物的主物不符合约定而解除合同的,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从物。因标的物的从物不符合约定被解除的,解除的效力不及于主物。
(一)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第三人占有该动产的,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 (二)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三)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 (四)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占有人占有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及其孳息。 (五)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
-
法律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不动产物权诉讼时效不超过二十年。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2020.08.15 523 -
新物权法房屋产权是如何规定的
房屋产权的规定是:房屋产权是房产的所有者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利,也是房屋各项权益的总和,即房屋所有者对该房屋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021.04.09 262 -
不动产物权的具体设置规定是什么?
经登记生效。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法律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法律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1.04.19 219
-
不动产权证是什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的不动产权证是:一种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不允许动的房产权利证明,又称《中国不动产权证》。《不动产权证书》是指国土资部制定的不动产登记簿证,2015年3月1日正式施行,国土资部制定的不动产登记簿
2023-08-29 15,340 -
物权变动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物权变动规则是:不动产物权变更实行登记主义原则,动产物权变更实行交付主义原则。不动产需到登记中心办理登记手续,以产权登记为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动产需交动产至对方,以移转占有为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
2023-09-07 15,340 -
不动产物权的设定是什么样的,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经登记生效。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法律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法律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3-01-28 15,340 -
不动产税是什,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不动产税是以土地、房屋及机动车辆等固定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收,属于财产课税。不动产税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交易税,一类是保有税。交易税主要是指契税、印花税、所得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保有税主要是指城
2023-08-18 15,340
-
00:47
彩礼钱法律是如何规定的2021彩礼钱法律的规定如下:彩礼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彩礼一般是婚前所得,明确为缔结婚姻关系的赠与,应属于受赠方个人财产。对于双方没有结婚的,应当返还彩礼。已经结婚又离婚的,原则上彩礼不再返还。女方提出离婚彩礼不一定需要退,有权提出彩礼退还的情形具
8,389 2022.04.17 -
01:07
续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续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有: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劳动者同意续签或者提出续签劳动合同的,除了劳动者提出签订固定期限合同之外,用人单位应该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达十年及以上
5,843 2022.05.11 -
01:05
自首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根据《刑法》关于自首的有关规定,针对犯罪分子在其犯罪之后,自动投案,并且如实供述自己的有关罪行的,属于自首行为。通常针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司法部门可以实施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对其的处罚。其中,对于犯罪较轻的行为,可以免除对自首人员的处罚。 针
5,57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