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仲裁委员会的仲裁不服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其实是可以去法院告他们的!首先,要是你觉得最终的仲裁结果不对头,那么你就可以去当地的人民法院打官司,保护自己的权益。然后呢,如果是公司觉得仲裁结果有问题的话,也是可以向上诉法院提出异议申请,请求法院撤销原来的仲裁结果。接下来我们说说关于不服劳动仲裁裁决之后多久能开庭的事儿吧。实际上,劳动争议的处理是要经过两个阶段的,也就是咱们平时说的“一裁二审”制度。如果你对仲裁结果不满意,想要去基层法院起诉,那么基层法院处理这个劳动争议案件的时间限制是从立案开始算起,最多不能超过三个月就要结案。当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疫情之类的,可能会适当延长,但是一般来说是不会的。如果你还是不服基层法院的判决,那你们双方都可以再向中级法院提起上诉,这样才能算是最后的审判。至于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间嘛,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对于整个案件的审理期限倒是有明确的规定。比如说,如果人民法院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话,那么应该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就把事情搞定;而如果是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话,那么最长也不能超过六个月。不过呢,如果真的有什么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话,得先得到本院院长的批准,而且最多只能延长六个月。如果还想继续延长的话,那就得上报给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咯。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仲裁委员会是以仲裁的方式,独立、公正、高效地解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常设仲裁机构。
仲裁裁决由仲裁庭作出,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的,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依据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可以记录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
-
-
我邻居进行仲裁呢,对于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的吗?
1、按照仲裁法第40条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2、在仲裁庭辩论终结后,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作出裁决,而不应该没有调解成功,仲裁庭继续审理。违反了程序规定。第51条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
2024.07.03 22 -
不服劳动仲裁委员会决定咋办
不服劳动仲裁委员会决定,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下劳动争议裁决为终局裁决,只能由劳动者起诉: 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的
2023.06.02 28
-
工伤职工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仲裁委员会应当怎么办
工伤职工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以用人单位为被告,向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第四十七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
2022-05-06 15,340 -
对仲裁委不服,且仲裁委知道错判但属终局裁决,怎么办
对仲裁不服的情况,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四十八条、四十九条、五十条之相关规定,无论是劳动者或是企业,对仲裁不服的,均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
2022-10-17 15,340 -
不服仲裁仲裁委员会裁定后另一方可否反诉?
当事人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一方起诉的另一方可以反诉。如果反诉的内容与起诉的内容具有相同的法律关系,法院将根据需要合并审理;如果反诉的内容与起诉的内容不具有相同的法律关系,法院有权不受理反诉。
2021-11-05 15,340 -
申请仲裁结果不同意仲裁委员会会怎么办
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至于是当庭裁决
2022-07-29 15,340
-
01:09
仲裁去哪里仲裁仲裁的地点如下:仲裁的法律所在地,即法律意义上的仲裁地点,也就是说仲裁需要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进行,这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概念。仲裁地指双方当事人约定的仲裁地,而仲裁机构所在地指的就是仲裁机构所在的地方。商务合同的仲裁地与仲裁机构所在地是一样的
3,452 2022.04.17 -
01:31
什么是仲裁?仲裁和诉讼的区别是什么?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专设机构审理,并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仲裁机构仲裁的纠纷,包括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有仲裁协议;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
3,894 2022.04.17 -
01:13
劳动仲裁仲裁期限是多久申请劳动仲裁的有效期为一年时间。仲裁庭裁决案件,应当自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有下列情形的,仲裁期限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1、申
2,941 2022.10.03